不知道大家在坡縣搭乘MRT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過一個叫做Punggol(榜鵝)的地鐵站?
當我們搭乘紫線的時候,總能看到地鐵開向兩個方向,西南方向的終點是Harbourfront,東北的盡頭就是Punggol(榜鵝)。

來源: mrmerlion.com
你有沒有好奇過,這個神秘的「東北」小鎮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探索榜鵝
榜鵝(Punggol)在新加坡東北部,是較新的一個市鎮,但這個名字可根鵝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個地名源自馬來文「Punggol」或「Ponggol」,意思是「用彎曲木棍把樹枝鉤下以採收水果」,說明了此地從前是水果種植地。
早期的榜鵝是農業區,開闢了橡膠園。居民也以種植果菜、捕魚、養豬等為生。後來農業逐漸被淘汰,高新產業逐漸興起。
生態小鎮
早在2007年,新加坡政府就宣布「優質榜鵝21」開發計劃,要以「水」與「綠」的生態環境,打造優質宜居市鎮,吸引年輕家庭與樂於親近綠水藍天的人們到這裡生活與休閒。

來源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市鎮,榜鵝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節能成效。
數據顯示,榜鵝一年可省下82.6千兆瓦時(GWh)的用電量,足以為多達1萬7200個四房式組屋供電一整年,相當於1620萬新的費用。
根據建屋發展局首次公布的數據,相比於2010年,榜鵝的家庭用電量在2018年減少了18.8%,意味著更多居民在關注電器的能源效率以及自發地節約用電。
榜鵝的特定組屋項目率先採用了節能LED燈光、雨水收集系統和「環保垃圾槽」等方案,致力於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建屋局計劃逐步將這些成功試行的方案延伸至所有的新建組屋項目。
今年底,建屋局將推出三個市鎮的設計指南,包括榜鵝、白沙和登加。該局於2018年宣布為全國24個市鎮推出市鎮設計指南,確保現有市鎮在發展和翻新過程中,不會流失特徵和歷史特色。
當年的榜鵝還是以生態居住為主的功能。 直到網際網路技術取得突破的十年後,這裡的定位才與智慧掛上鉤。
智能小鎮
時光來到十年後。
有人稱榜鵝為「兩個軌交站點帶動的智慧城市」。
不得不說,這確實高度凝練了榜鵝這個小鎮的精華與特色。
榜鵝數碼園區是新加坡最大的工業地產發展商JTC(裕廊集團)旗下最具代表性的最高科技的辦公園區,這是新加坡目前最成功的智慧園區之一。
可是,榜鵝的發展史不似其他傳說中的高新園區,飛速發展。事實上,榜鵝的現代化和智能化進程經歷了長時間的沉澱。
高科技數碼園區位於榜鵝的東北部,在一條通往新加坡主城區的軌道交通的起點處。

來源:sohu.com
這兩個交通樞紐對於這片區域意義重大。以其為中心,這片小小的土地延伸出了居住、研發、商業、辦公等功能。
而大片區看,這個新市鎮是一座功能完備的智慧城市。

榜鵝地理位置 來源:sohu.com
不僅如此,作為智能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新加坡理工大學的新校區也選址建在了榜鵝的數碼園區內。
整個園區就像是一個大型試驗區,形成了一個由政府、企業和學府共同合作,努力創造的智慧城市。新加坡理工大學進行的研究也可以被更加高效的投入使用。
新加坡理工大學新校區和商業園區占據的土地原本分別只供教育和商業用途,但在企業發展區里,新加坡理工大學的實驗室和教室可設在商業園區的大樓內,而商業園區內企業的研發中心和初創企業也可進駐校園。
因此,榜鵝數碼園區也被列為新加坡首個試行的「企業發展區」(Enterprise District),這意味著作為主要發展商的裕廊集團可根據不同需求,靈活調整土地用途。

紅色區域是研究中心,藍色區域為數碼園區,
來源:sohu.com
在數碼園區的核心區,有一個超大的「科技共享空間」。

榜鵝的科技共享空間 來源:sohu.com
這個共享空間是建在地下,不僅可以作為舉辦科技盛宴的理想之地,也是無數科技人才爭相湧來的聚集之所。
雖說是科技園區, 榜鵝卻沒有大多數科技園區設計成高樓林立的模樣,讓人在鋼筋水泥森林般的城市中壓迫感滿滿。相反,榜鵝的綠化做的一點也不差。

來源:sohu.com
一抬頭就能看到的綠色庭院,讓人瞬間將心口所有的堵悶一掃而空。
說了這麼多,你是否對這個東北的「邊陲小鎮」產生了幾分好奇呢?趁著周末,趕緊跟小夥伴們一起,坐上紫線,一路到底探個究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