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孕婦產婦挺不容易的,無法想像武漢封城不幸感染COVID-19的孕婦有多艱難,寶寶有多可憐;也不說大部分地區嚴格控制出入,孕婦如何定時去醫院做產檢了。
新加坡情況如何?
在新加坡的我,原本慶幸父母早早來到了身邊,不至於因為航班停飛無法相聚;然而現在偶爾想著,是不是呆在國內小鎮上封鎖著更加安全。。。
新加坡,一個人口密度如此大的島國,即便在政府做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下,截至昨天確認感染的人數已經達到了84例。是的,新加坡並沒有採取像國內一樣的停工停學、封鎖小區、停止交通等措施,可以理解,任何一項措施在新加坡都有著致命的影響吧。
疫情後的生活變化
但要說不慌,是假的。過年期間的拜年活動全部取消,更不敢去探望朋友的新生寶寶兒。
小五在家裡野了一個多月了,活動範圍僅限於樓下的露天遊樂場,前提還是要沒有人才可以過去玩。
小五爸上周前還每天正常去金融CBD區域上班,每天帶著醫用口罩出門,回家先消毒再進屋。直到這一周他所在的辦公樓不同層被確診出一例,然而BCP plan只是把一個工作組分到了兩個不同辦公處,並不能在家辦公。
小五外公外婆則除了隔幾天去趟超市買些必要的蔬菜水果,幾乎也足不出戶;這些天開始也儘量在網上採購,減少出門次數。好在經歷了最初的超市搶購,網絡食品搶購後,現在除了口罩和消毒相關係列產品外,生活日用品倒是隨時可以買。
飛達的周末假期,在我和她說了聚會嚴重性後,也理解取消假期呆在家裡。
而我除了見客戶、去公司,再跑不掉的便是產檢appointment了。
疫情期間的產檢考慮
有想過推遲產檢,最近確診的幾起計程車和Grab私人服務車司機,開始覺得有輛自己的車在關鍵時刻還是能起到保護作用;也有想過去家附近步行距離的私人診所,但這次20周的大排畸在私人診所也不一定能做。
也說不好接下去情況是否更艱巨,既然政府並沒有禁止出現,停止計程車服務,醫院也沒有建議不要過去,那必須的生活日常還是繼續吧。
二胎的產檢和懷小五時的路線很不一樣,這一次選擇了性價比高、更平民化的政府醫院 -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竹腳婦幼醫院(簡稱KKH)。不同於私立診所的一站式檢查,在KKH的掃描、血壓等測試和醫生諮詢都是分開的,雖然離得很近,但這三項都是要分別等號排隊。
KKH的整體環境挺不錯,時間上來講,比起私立診所是要多不少,但好處便是有政府津貼。嗯,只要是非指定醫生,有公民或者PR綠卡身份,通過Polyclinic推薦過去的產檢,每次都有不少補貼。
記疫情期間的KKH的產檢
於是,產檢當天還是安心帶著口罩前往醫院。來回醫院一次用的Grab,一次用的Comfort Delgro的app,不管是計程車司機還是Grab司機,都是帶著口罩。
那疫情發生後的KKH醫院,又有什麼變化和措施呢?
A. 疫情後KKH的入門措施
首先,2月6號時收到的醫院簡訊,去KKH開始有了人數限制。陪同的人數最多有2位,並且禁止過去14天從國內回來或者任何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員。而到了12號,陪同人數最多僅限1位。

∆KKH發送的簡訊
進入醫院大樓必須經過紅外線體溫測試,非人工拿著體溫槍直接對著我掃,以至於我進入後拿到藍色貼紙(入門證)還以為沒檢查就放入了。

∆KKH入口的紅外線體溫檢測
而進入大樓後在不同部門的入口,又多一道體溫測試和健康申報。
包括最近14天內是否從國內回坡,是否與近期14天內從國內回坡的人有密切接觸,自己是否正在隔離期,最近14天內是否有去中東和非洲旅行。目前自己的症狀是否有發熱,咳嗽,呼吸喘氣,咽喉炎,流鼻涕。
如有人陪同去醫院,同行人也需要在下邊做一樣的申報。


∆KKH的健康申報和第二層檢測
體溫和健康申報均無任何問題,將再獲得一個帶日期的藍色貼紙通行證。有了它倆貼在衣服上,就可以順利進入診所和體檢中心了。

∆入場券之藍色貼紙
B. 大排畸
當天第一個appointment是在二樓ADC的大排畸。原本到早了還想著先吃個早餐,畢竟每次去基本上都是至少等個半小時以上的。但可能當天去的早,剛和護士報到交了小本本,就被醫生叫進去檢查了。
遇到的醫生很Nice,不僅是華人也是咱國內人,除了方便交流各種大排畸的專業詞彙,期間還聊了不少近期疫情。
嗯,醫生一領進去就問,「近期沒有回國吧」,遇到剛過年的這是誰都跑不了的問題了。
醫生檢查的時候又問知道孩子性別了嗎?我問是女孩嗎?嗯,是的,看來我感覺還挺準的,多一個小公主。
說起這是二胎,醫生開始吐槽自己的兒子37歲了,還沒有準備生娃。原本安慰著新加坡生活節奏快,這年齡還不算晚。到後面聊著聊著,就發現這是一醫生世家呀,丈夫、兒子和兒媳全部都是,在坡是妥妥的精英了。並且醫生丈夫是國大耳鼻喉科ENT的教授,曾被邀請國內最早的一批千人計劃。平時也經常和國內的醫院交流研究,和鍾南山還有交流交換帶各自的研究生。這大概是我離鍾南山院士最近的距離了吧。
大排畸的結果一切正常,等報告出來後便拿著回一樓專科看醫生。
C. 常規血壓、血糖、體重檢查
一樓的專科分三個診所,Clinic A/B/C,非固定醫生的話每次都是按預約隨機分配。如果分不清產檢的順序,每次都可以領一張下圖的號子,除了有自己的號碼(每次的號碼都是固定的),還會分別給出該去的地方和時間。
大排畸結束後,我便回到一樓的Clinic C,先去18號房排隊測血壓,量身高體重,還有尿檢。每個Clinic都有好幾個專科醫生,但是常規檢查就一個房間,所以孕媽媽們在這裡通常需要排隊多等一會兒時間。等檢查完畢,數據都記錄好後,便可以回到8號房門口等著看產科醫生了。
因為一早沒來得及吃早飯,結束後趕緊吃了些KKH裡面買的Mr Bean補充能量。到了10點多,診所的人也越來越多。還好,來產檢的媽媽們還有陪護的人群有90%都帶上了口罩,醫護人員則基本上全部帶著口罩了。

∆當日產檢和appt順序
D. 醫生諮詢和注射疫苗
等了一段時間輪到我看婦產科醫生,每次去遇到的醫生果然都不同。諮詢時間通常挺快的,常規的問了些平時感覺如何,告知了大排畸結果,寶寶一切都好,體重也正常,還給聽了下寶寶心跳。同時,醫生推薦了孕媽通常考慮的兩個疫苗,流感疫苗(Influenza) 和 百日咳 (Pertussis)。
上次體檢時還想著流感疫苗就不打了,介於疫情,二話不說也加上了。
於是護士給註冊了打針,帶著我去疫苗注射室門口等候。可能近期打疫苗的孕媽多,排隊時間非常久。
護士先是問了今天是否感覺有任何不適,確定無恙後告知疫苗注射後,手臂會酸脹幾天,自己也要回家多觀察是否有任何其它不適。孕媽注射疫苗後一定多注意休息,兩隻手臂的確酸脹了三天左右。


∆兩支疫苗及說明書
E. 當日帳單
醫院的帳單支付現在都挺方便的,可以直接在機器上或者手機下載SingHealth APP付款。不過這次因為有注射疫苗,護士特意提醒除了二樓大排畸的費用外,其餘可以在付款台處告知用CPF公積金帳戶里的Medisave醫療保健帳戶來支付,省了一筆現金。

∆Medisave支付櫃檯
第一部分:大排畸的PR補貼後費用$103.5,需現金支付。

第二部分:醫生諮詢+Routine常規檢查+兩支疫苗注射在PR補貼後共$132.69, 本次可用Medisave支付。

比起一胎小五在私立醫院的產檢費用,KKH還是省了不少。順利完成當天所有檢查,立馬打車回家吃上了午餐。
下次再來KKH就是三月的糖耐了,也希望到那時候,疫情早已經控制住,大家都可以安心出門,孕媽們都可以安心去診所和醫院看醫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