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菜,別說新加坡人不太熟悉,在中國原本也屬小眾。2009年,四名80後的大學同學,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雲海餚·雲南菜」餐館,如今中國各大城市的商場幾乎都有雲南菜的一席之地,是中國最大的休閒餐飲連鎖店,擁有超過200家門店,在全球銷售超過100萬份招牌汽鍋雞。
金融業專才蔡詠頷於2019年將它帶到新加坡,至今已開設四家雲海餚門店,以及一家雲海餚蒸氣石鍋魚。
這名在餐飲界「半路出家」的新加坡人,是如何讓一個海外餐飲品牌在本地立足,並放眼更大的東南亞市場?
棄高職當餐飲老闆
蔡詠頷 (Reuben Chua) 畢業於倫敦大學銀行與金融系,曾在大華銀行和華僑銀行任職。他32歲加入正大集團 (CP Group),在中國負責商業房地產租賃業務,當時雲海餚是他的客戶之一。之後他被派到集團的泰國總部,接受未來接班人的培訓。一年半後他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雲海餚有意到海外發展,於是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到新加坡。
36歲那年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捩點,他開玩笑說:「我放著未來的執行長不做,回來做一個『苦命』的老闆,一切從零開始。」這一切,只為圓一個從事餐飲業的夢。
他花了一年時間籌備,最大挑戰是雲南食材限制、新加坡勞動力限制和品牌培養。整個營運環境不一樣,總部派了三個廚師過來,其他的很難給予支持。新加坡人講求少油少鹽少辣,他在原有菜單上做出調整,經過數百人的無數次試吃,2019年在星耀樟宜 (Jewel Changi Airport) 開了旗艦店。

▲傣味香茅草烤鱸魚的作法和味道,是本地人可以接受,甚至喜愛的。
一開業就出現人龍,要等上兩三個小時才吃得到,對他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星耀樟宜的第一家門店籌備一年
開業時大排長龍
「不加一滴水」的汽鍋雞深入民心,但每天只能推出90份,甚至有食客因為吃不到而哭了。汽鍋雞基本上是將雞肉放在完全不加水的特製器皿內蒸,由雞肉本身的肉汁和蒸汽化成的水,彙集成精華湯汁,每一口都原味呈現,味道濃醇,回味悠長。

▲「不加一滴水」的汽鍋雞深入民心
也成功為雲海餚打響品牌
蔡詠頷請馬來西亞柔佛農場特別飼養的黑腳雞,也扮演舉足輕重角色。黑腳雞以放養方式飼養150至200天,長至約1.1至1.2公斤。相較於一般肉雞隻養殖45天,黑腳雞的肉質更加結實鮮美,脂肪含量也低。
從黑腳雞的專門飼養,就可窺見蔡詠頷對食材來源的執著。很多食材都是秉持「農場到餐桌」的概念,如從雲南進口的牛肝菌是直接向采菇者購取,雲南米線也是由自家工廠生產。

▲干椒野生牛肝菌展現雲南的豐富新鮮食材
疫情期間逆流而上
在開設星耀樟宜和裕廊西城 (Westgate) 的門店後,雲海餚面對冠病疫情的突然來襲。蔡詠頷憶述:「因為之前生意太火紅,我們拒絕了外賣公司的邀請,擔心做不來。一直到疫情前一個月我們才開始做外賣,所以顧客群並沒有建立起來。
「兩個月下來,外賣反應欠佳,我做了一個大膽嘗試。為確保每個顧客滿意,外賣送到後兩小時,我們會打電話詢問,如果不滿意就退單。從顧客的反饋我們再改良,像香酥鴨和烤魚,原本放在塑料盒,送到顧客手上已軟掉,不好吃。所以我們改用鋁箔紙包裹,保持溫度和脆度。」
他們也特別留意大數據,如果發現一些忠實顧客常點的菜,這一次沒有點,餐館會主動加送,或者是送一些小禮物和小甜品。顧客感受到餐館視他們為十分珍貴的客人,生意也漸漸有了起色。
「要創業賺錢,每個人都會。但是能在疫情中守住生意,甚至逆流而上的人不多。我真的做到了!以後即使我很有錢,打個比喻,有十幾億身家,但回顧這兩年,怎麼從一個生意很好的企業,到疫情時每個月虧錢,到最後逆流而上,是我終生受用的一堂課。」
所以現在蔡詠頷開店很謹慎,他觀察到2023年下半年的經濟前景不樂觀,所以寧願守著現有的四家門店和一家雲海餚蒸氣石鍋魚。他分析道:「只要你守得住,2024年會有一些餐館被市場淘汰,到時我們就有更好的開店位置可以選。現在我們不追求數量,要追求質量,把產品做得更深入和穩固,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兒童餐邊吃邊學
雲海餚有八成顧客是新加坡人,周末有六成是家庭客,於是蔡詠頷決定推出獨家兒童套餐,而且有屬於小朋友的兒童菜單。菜單是富有知識性的,如香烤雞翅套餐會有雞、西蘭花和西瓜的照片,以及漢語拼音和英文單字,讓小朋友邊吃邊學。
「麥當勞的開心餐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兒童餐,我們想成為中文版的開心餐。四款套餐可重新排列組合,所以一共有16種不同選擇,如不想吃米飯可以換成米線。包子還是可愛的動物造型!」
這個中文版開心餐還有玩具、畫紙和圍兜,完整的一系列體驗。玩具非不勞而獲,員工會和小朋友玩「剪刀石頭布」,不論輸贏都有禮物。如此一來,小朋友會記得曾在雲海餚通過玩遊戲得到玩具,以後會想再來。
蔡詠頷說:「小朋友是未來的主人翁,今天培養他們成為我的顧客,他們長大了也會帶他們的孩子來,我又培養多20年的顧客群。」
在業務擴張方面,蔡詠頷認為經濟下滑,新加坡高端消費市場很競爭,他更看好鄰里商場的前景。未來,他打算開設小食館版的雲海餚,在招牌菜當中精選12到15種適合鄰里的菜肴,將美味又可負擔的雲南美食介紹給社區食客。
此外,明年雲海餚將進駐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高檔購物中心。泰國曼谷方面則還在選址中,他認為泰國缺少好的中餐館,當地對香料多的雲南菜接受度應該很高。
整個團隊被挖也不怕
蔡詠頷認為一個企業的核心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廚師長,而是品牌的DNA,他大膽地說:「今天你把我的整個團隊挖過去,也開不出雲海餚的靈魂。」
品牌的DNA由多方面組成,例如員工的全方面學習機會。如果一名員工為了一兩百元要跳槽,蔡詠頷會勸對方三思:「畢竟在這裡老闆和經理都認識你,可以為你規劃事業前路,未來多少年可以做到什麼職位,離開了就得重頭來過。我會讓員工到不同崗位學習,不局限於學習一種技能。」
另外,品質管理很重要,三年前蔡詠頷設計了一個有40個項目的清單,每天開店前要檢查食物的味道,如雞湯、湯底、豆花,如果不過關就不能賣。所以,到哪一間雲海餚的味道都不會相差太遠。
儘管已在新加坡耕耘四年,有些人還是對雲海餚有所誤解,認為只賣麻辣油膩的料理。讓更多人認識雲南餚,是餐館一直在努力的一環,未來會做得更多。蔡詠頷要求員工點菜時更深入和用心地介紹菜肴的特色,並通過較貼近本地的料理如鹹蛋蝦和蝦麵湯,讓食客更能接受和嘗試雲南菜。
蔡詠頷總結道,只要用雲南食材的,就叫雲南菜。雲海餚就像雲南特色文化的傳播者,讓食客通過食材來源,更了解這個青山綠水好風光、民族文化色彩濃的好地方。
(圖: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