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稱mRNA疫苗和心臟損傷有關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對針對冠病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與心臟損傷的研究報告進行了評估後認為,疫苗的益處仍然大於潛在風險。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歐洲心力衰竭雜誌》中,研究指出,在瑞士一家醫院工作並接種了冠病mRNA疫苗的777人中,有22人出現了心臟損傷的情況。
然而,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強調,儘管存在這些報道,但全球範圍內的疫苗接種已經證明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們表示,冠病疫苗已在數億人身上進行了廣泛使用,並且被證明對減少冠病的傳播和減輕疾病的嚴重性非常有效。
衛生科學局還強調,疫苗接種是一種重要的公共衛生措施,有助於保護個體和社區免受嚴重的冠病感染。他們鼓勵符合條件的人繼續接種疫苗,同時強調在接種前應諮詢醫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有心臟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的人。最終,他們強調疫苗接種的決定應該基於醫療專業意見和個體的健康狀況。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對有關研究報告進行研討後發表了文告,強調了以下幾個關鍵點:
1. 報告中的心臟損傷是根據人體內肌鈣蛋白(troponin)水平的升高來定義的。雖然升高的肌鈣蛋白水平可能是心臟損傷的標記物,但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症狀,人們不必過於擔心。
2. 報告中提到的肌鈣蛋白水平升高情況都是輕微或暫時性的。這種情況有時會在劇烈活動後出現,而且在心電圖方面沒有異常。
3. 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個案相當罕見,大多數情況都是輕微的,並且對治療反應良好。此外,感染冠病後患上心肌炎的風險實際上比接種冠病疫苗後患上心肌炎的風險更高。
基於這些觀察,衛生科學局認為,接種冠病疫苗後引起的肌鈣蛋白水平升高不應被視為心臟損傷或心肌炎的明確跡象。他們強調,冠病疫苗的益處仍然遠大於已知的風險,並鼓勵符合條件的人繼續接種疫苗。當局還表示將繼續密切監測疫苗的安全性,並在出現新的安全隱憂時通知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