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4月初開始,新加坡造幣廠將在牛車水門店推出全國第一台流通幣兌換機,公眾可以兌換被回收再循環使用的乾淨硬幣。
新的流通幣兌換機(Coin Vending Machine,簡稱CVM)類似自動販賣機,公眾可使用PayNow轉帳換取硬幣。兌換1角/2角的每50新幣收取1新幣手續費,5角/1元的則每50新幣收取1.25新幣。

將在4月投放的流通幣兌換機 來源:聯合早報
1. 鄰里商販硬幣需求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資料顯示,新加坡硬幣流通總量從2013年的11.14億增至2022年的14.28億,硬幣流通量跟隨經濟擴張而平穩增長。

硬幣流通總價值逐年上漲 來源:聯合早報
雖無現金支付已經普及,但商鋪硬幣需求依舊高。店主日均用100-300新幣買賣找零,硬幣占現金交易七八成。
2. 鄰里硬幣供應鏈
當硬幣在交易中短缺時,商戶常與其他小販和熟客互換,形成獨特的鄰里硬幣供應鏈。
避免銀行兌換是因為需要付手續費,星展銀行每50硬幣收1.8新幣手續費,華僑及大華銀行則收2新幣。
此外也有時間限制,主要銀行僅周二周四提供硬幣存取服務,星展銀行限上午,大華銀行須預約,導致小販鮮少通過銀行獲取硬幣,正式兌換渠道仍有限。
3. 現有硬幣磨損與氧化
為了節省鑄造成本、節能減排,以及防止偽幣流通,目前市面上有三分之二流通硬幣是回收再循環的。
長期循環使用使現硬幣大多磨損氧化,油漬和水加速氧化,增加回收難度。
油漬帶細菌和酸鹼物質可加速硬幣氧化。水使硬幣發白或產生青苔。
4. 自動化硬幣回收鏈提高效率
新加坡造幣廠建立了硬幣再循環供應鏈,包括回收、檢測篩選、重流市場三大環節,旨在讓硬幣煥新,留好印象給遊客。
回收由流通幣存款機(Coin Deposit Machine,簡稱CDM)完成,民眾自行存入硬幣,換取等值消費券。

流通幣存款機 來源:聯合早報
存入CDM的硬幣送往造幣廠,由影像審查清分機(Visual Inspection Machine,簡稱VIM)篩選良好硬幣,不合格則上報金管局銷毀。
VIM一分鐘可處理1400枚硬幣,目前準確率100%。
最後,由兌換機將去除細菌和灰塵後更清潔衛生的硬幣放回市場。
造幣廠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科技和自動化的環節,提升硬幣循環效率。另外對於部分民眾反應手續費還有點高的問題,造幣廠表示後續會根據市場反應調優手續費。
參考資料:
1. 換取乾淨硬幣 本地首台流通幣兌換機4月登場,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