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稅務】不設徵收的稅種介紹(三)

2025年02月01日   •   513次閱讀

在深入探討了新加坡對個人和企業普遍徵收的稅種之後,本文將轉向另一個角度,即新加坡選擇不徵收的稅種。這些免稅政策不僅展現了新加坡稅務環境的獨特魅力,而且顯著提升了這個國家對於全球投資者和企業的影響力。

新加坡不徵收的稅種類型(一)

首先,新加坡不實行資本利得稅,這一點對於投資者來說極具吸引力。在新加坡,無論是企業出售其辦公物業獲得的收益,還是個人投資者通過出售股票、金融工具(包括數字代幣)或保險單賠付所得的利潤,通常都無需繳納資本利得稅。這種政策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使得投資決策不受稅收因素的過度影響。然而,新加坡國內稅務局(IRAS)可能會將頻繁進行的、以盈利為目的的資產交易視為營業收入,而非資本利得,從而需要繳納所得稅。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1月1日起,某些外國資產處置的收益在新加坡收到時將被視為應稅收入,但若企業具備足夠的經濟實質,這些收益將不會被視為新加坡的應稅收入。

其次,新加坡自2008年2月15日起取消了遺產稅,這對於財富傳承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遺產稅的取消意味著,對於在該日期及之後去世的人士,其遺產將不再需要繳納遺產稅。遺產稅的廢除,不僅減輕了遺屬的財務負擔,也使得財富轉移更加高效。

同樣,新加坡也沒有實施贈與稅。儘管如此,贈與的財產如果是股票或房產等資產,可能會產生資本增值稅或印花稅。這是因為,儘管新加坡沒有針對生前贈與徵收贈與稅,但涉及新加坡不動產或公司股票的文件仍需繳納印花稅。

新加坡不徵收的稅種類型(二)

在教育費用方面,新加坡並沒有類似於中國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在中國,這些附加費是對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用於支持地方教育事業。而在新加坡,政府對教育的資助主要通過政府預算和撥款來實現,不通過額外的稅費向個人或企業徵收。

土地增值稅也是新加坡不徵收的稅種之一。中國的土地增值稅旨在規範土地和房地產市場的交易秩序,合理調節土地增值收益。而在新加坡,沒有專門的土地增值稅,這一點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加坡同樣沒有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這種稅種在中國主要用於城市的公共事業和公共設施的維護與建設。新加坡的稅收體系不包括類似的稅種。

最後,車輛購置稅在新加坡也是不被徵收的。在中國,購置汽車等車輛需要繳納車輛購置稅,而在新加坡,車主無需為購置新車支付額外的稅收。

綜上所述,新加坡的免稅政策不僅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了更為寬鬆的稅務環境,也體現了該國政府在稅收政策上的前瞻性和靈活性。這些政策不僅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稅收負擔,而且增強了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的吸引力。通過免除一系列潛在的稅收,新加坡成功地營造了一個有利於投資、創新和經濟發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