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你要是跟別人打聽農貿市場在哪兒,別人可能會一頭霧水,聽不懂你在講什麼,因為這裡不叫農貿市場,叫巴剎。「巴剎」一詞來自馬來語,意思就是市場、集市,新加坡的巴剎就相當於我們國內的農貿市場。不過新加坡的巴剎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分為乾巴剎和濕巴剎,一般比較大型的綜合性的有買水產海鮮、雞鴨魚肉的巴剎因為要時常用水沖洗地面,地面老是濕漉漉的,就叫濕巴剎,所以一般外面有賣生鮮魚肉的巴剎基本都是濕巴剎。

這裡就是新加坡環境最好的巴剎——中峇魯巴剎,我和老公1998年住在中峇魯時,這裡還是一個一層的簡陋的鋼結構舊巴剎,幾年後這裡就變成了一個二層樓的時尚洋氣的新巴剎。在新加坡國內電視新聞上一講到巴剎基本上就會拿這個巴剎做代表。

新加坡的巴剎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般到了中午這些生鮮魚肉基本就收攤了,剩下的那些還在經營的檔口一般都是賣乾貨調料、蔬菜水果和鮮花的攤位,所以要想去巴剎買東西一般上午就要去。

中峇魯巴剎的一樓是賣生鮮魚肉、蔬菜水果還有一些廉價服裝的地方。

賣鮮花的檔口,巴剎里的花比外面花店裡的花便宜許多,兩三塊新幣就可以買一束胡姬花。

過了中午後,巴剎里就只有這些賣菜賣水果的攤位還在營業。
新加坡的巴剎一般還附帶小販中心,小販中心就是賣食物的大排擋,在新加坡非常普遍,廣受歡迎。新加坡人不太在家裡做飯,尤其是家庭成員都在外做工上學的,每個人都早出晚歸,外面吃飯又非常方便便宜,所以一般人家裡的廚房也就是周末休息了才開個伙。

中峇魯巴剎的二樓是一個很大的小販中心,這裡有不少全島出名的美食檔口。

如果你不知道哪家的食物好吃,那麼很簡單,看哪家排隊長就吃哪家了。
我們在新加坡的第一個家是2002年買的位於後港五巷的一間政府組屋,離家不遠的後港大牌十號那裡就有一個巴剎,買東西很方便。雖然離巴剎不遠,可我那時還是習慣到超市買東西,因為超市營業時間長,購物環境也相對好一些。

2003年春節我們住在後港的政府組屋時,一家人推著小車去NTUC平價超市買年貨。

那時偶爾聽我的生意客戶說他們住在盛港,那裡是新開發的政府組屋區,沒有巴剎,所以他們要經常駕車來我們後港這邊的巴剎買東西。我當時有些不解,說沒巴剎去NTUC超市買不就好了,但他們說一些巴剎里有的東西超市是買不到的,而且巴剎里的東西新鮮便宜,在巴剎里還有一些老字號的食物檔口,還有他們懷念的味道,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開始了解到新加坡人與巴剎的不解情緣。
新加坡牛車水有一個很出名的牛車水巴剎,在牛車水大廈的地下層,這裡規模大、貨品全,一些其他地方難以買到的食材,在這裡都能買到。

大家看看這濕巴剎的地上還真是濕漉漉的。

我經常到這家賣牛肉的攤位買牛腱子肉,攤主小姐最喜歡跟我說經常有中國的空姐和空少到她的攤位上買牛肉帶回中國,注意新加坡這裡的標價都是按公斤標的哦。

這些鮮魚最後都是五塊一盤甩賣,還真便宜呢。

賣乾貨調料這邊經營時間就比較長。

看來看去,還是賣鮮花的攤位最美。
在2008年時我們搬到了位於中峇魯的公寓,中峇魯可算是新加坡的美食天堂,我們家周圍可以走著去的就有三個巴剎,最近的巴剎走五分鐘就到。我們的樓旁邊就是地鐵站和購物中心,裡面的NTUC(職總平價合作社,新加坡最大的超市集團)大超市從早七點開到晚十一點,買東西更方便了。家裡的冰箱存貨很少,幾乎可以天天去買新鮮食材,家裡的購物小推車那幾年也基本閒置不用。

中峇魯一帶的幾個小販中心有許多新加坡出名的老字號美食檔口,此外還有不少傳統老字號餐館,不想做飯了去哪裡都有好吃的。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中峇魯只有本地老炮兒才知道的地方——哥文園小販中心,離我家很近,裡面有幾個檔口賣的食物便宜又好吃,因為旁邊就是一個大停車場,很多德士司機也都到這裡解決用餐。這家哥文園粿汁味道傳統地道,賣粿汁的安娣(大媽)已有80多歲,只會講潮州話,我每次點餐還需要找旁人翻譯。

這家賣山瑞湯的攤主和他的兩位女幫手和我們相識十多年了,每次看到我們來都很熱情。記得第一次和兒子來光顧時老闆就主動跟我們聊天,反覆跟我們說他「默默耕耘」三十多年,令人記憶深刻。山瑞就是甲魚,新加坡人好這一口大補湯,老闆精心料理的湯也是給的肉多量足。
在2012年我們搬到了新加坡北部的兀蘭,這裡算是新加坡的遠郊市鎮,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兀蘭這邊人少樓矮、環境優美,我們的公寓屋子大、花園大,住著寬敞舒服,但少了中峇魯的種種口福。家旁邊只有兩個靠近的咖啡店可以去吃飯,買東西要走十來分鐘去NTUC超市或者兀蘭的長堤坊購物中心。

在熱帶島國新加坡,雨水豐沛、植物茂盛,一般公寓里都帶有花園。

這是兀蘭卡薩布蘭卡公寓花園裡碩大的游泳池。

只有在遠郊市鎮,私人公寓才可以這樣奢侈用地。

後來我發現了馬西嶺那邊有個升松超市(新加坡最便宜的超市),在那一片還有幾個開在政府組屋一樓的賣生鮮魚肉、蔬菜水果的攤位組合成的迷你巴剎,但從家裡過去要坐五站巴士。所以到了兀蘭家裡的購物小推車又派上了用場,一次去買上一車吃個三四天,有時在家經常會跟老公念叨起中峇魯的那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2015年9月9日是新加坡大選日的前夕,那天我去馬西嶺小巴剎買東西時碰上了哈莉瑪女士。做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我們馬西嶺—油池集選區的議員,她正奔走基層,為大選拉票,巴剎和小販中心這些最接近基層百姓的地方也成了各競選黨派的激烈角逐之地。

當時哈莉瑪女士的助手還主動給我和哈莉瑪女士拍下了這張合影,沒想到兩年後的2017年9月14日,哈莉瑪女士宣誓就職,成為新加坡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統,這張巴剎合影也成為我和新加坡首位女總統的珍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