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年輕人學習方言 更好與年長者溝通
本地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學方言,有些人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則希望更好地跟年長者溝通。受訪學者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放寬方言政策,讓國人有更多機會接觸方言。
21歲的林嵩傑是福建人,卻對福建話一竅不通。他因將來工作需要,幾個星期前開始到福建會館學福建話。
「我是福建人」會話班學員林嵩傑說:「我是一位醫科的學生,以後當醫生的時候希望能夠跟年長的病人用福建話來溝通,解釋他們的病情,用福建話比較能清楚對他們來說。」
福建會館四年前開辦「我是福建人」會話班,七成的學員是20多歲的年輕人。
「我是福建人」會話班老師沈瑞海表示:「如果是說以這些年輕人自己主動來學的話,一般上我很滿意,他們很肯學。可以說福建話是相當難學的,因為福建話很多變音。最難掌握就是有話而沒有字,有話沒字的情況之下,唯一的方式是他們要死背。」
豐順會館在2015年開始教授客家話,學員當中,四成也是年輕人。
客語學習班學員譚臣宏說:「因為我對客家話有興趣,我們是客家人所以我們應該說客家話。」
豐順會館文教杜培傑表示:「一般的年輕人,從他們角度就是說我能講最重要。我本身的感想,教課的方式跟運用的機會還有待改善。」
國大中文系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副主任李子玲博士 表示:「年輕人雖然他們沒有機會去學,也沒有機會去用,但是他們發現在他們同年齡的人裡面會用的時候他們是羨慕的,他們會覺得說怎麼他們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希望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我覺得有這樣的一種心態。」
不過廣東會館卻因為學員不足,兩年前停辦廣東話初級班。目前報讀廣東話高級班的人也不多。
廣東會館文教副主任區如柏表示:「30來歲的有,太年輕的就沒有,因為太年輕的,他們本身方言比較不能掌握,而且我們教的這個簡直就是用廣東話來教文史。」
中華文化粵語課程高級班學員鄧官洪說:「可以從香港的電影或者聽一些廣東歌曲,從中可以學習一些廣東話。」
學者認為,新加坡華人來自近十個不同籍貫,國家應保留多方言的文化特色。
- CH8/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