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其保險產品也受到越來越多外國人,尤其中國客戶的青睞。本文旨在從幾個方面對新加坡保險做一簡要介紹,它有什麼獨特的優勢,有哪些產品值得中國客戶購買,如何購買以及後續服務。
01新加坡保險有什麼優勢
性價比高
相同的保額,新加坡壽險的保費比中國更便宜,保單性價比更高。尤其定期壽險,比中國大陸或香港都便宜非常多,並且中國客戶享受與本地新加坡人同等費率,有圖有真相。

可選保額更大
通常推薦壽險保額為個人年收入的11倍,重疾險保額為個人年收入的5倍,以真正滿足用保險來補償收入損失的目的。目前在國內,壽險保額上限大多為150萬人民幣,重疾險為50萬人民幣,對於大多數一線城市小康家庭來說都遠遠不夠。
相比之下,中國人在新加坡買壽險無保額上限,重疾險則可以保到50萬新幣(約250萬人民幣)。
投資回報更高
新加坡保險公司為全球性運營,投資管道多,範圍廣,可以在全球各地選擇回報潛力比較好的項目,為購買分紅型產品的客戶賺取較高回報。
貨幣穩定
新加坡投資類型的保險產品主要有新幣或美金可選,其中新幣與一籃子主要貿易國家的貨幣掛鉤,確保其匯率更加穩定。以新幣或美金進行一部分資產配置,可以分散人民幣貶值造成資產縮水的風險。
合理避稅
新加坡不徵收遺產稅。購買新加坡人壽保險,如被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賠償免徵遺產稅,使財富更有效傳承。
監管極其嚴格
新加坡法制健全,金融管理局(MAS)對保險公司和代理的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最大限度地保障客戶利益。
此外,保險索償投訴局(FIDReC)服務範圍包括來新加坡投保的外國人,為中國客戶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保障。
主權獨立且政治風險低
很多高凈值人士購買海外保險是出於「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考量。相較於香港,新加坡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政治經濟環境相對穩定,在新加坡進行資產配置能更有效地分散風險、保證財產安全。
02哪些保險類型值得來買
//定期或終身壽險// *****
兩者均在受保人離世時進行賠償。前者主要用於保障家庭「頂樑柱」意外身故情況下,其他家庭成員的正常生活;後者則更適用於財富傳承。
特點:
o 相比內地和香港,保費更便宜,可選保額更高
o 除外條件較少,僅保單生效一年內自殺不予賠付,因其他任何原因身故都保
o 如果受保人患終末期疾病(被診斷生存時間不超過12個月),可提前獲得身故賠償

//萬能險//
這是一種包含保障和投資兩大功能的壽險產品,所繳的保費分別進入一個風險帳戶和一個投資帳戶,其中投資部分可完全交由保險公司打理,客戶也可以自主進行對沖基金、債券、股票等投資,僅由保險公司負責託管。
特點:
o 單筆繳費,高槓桿人壽保障
o 靈活度高,每年可從帳戶中免費取現
o 適宜高凈值客戶的財富傳承與遺產分配
//重疾險//
作為國內社保的補充,並用來補償患病期間的收入損失,可保早、中、晚期重疾。
特點:
o 新加坡人壽保險協會(LIA)對37種晚期重疾進行統一定義,目前國內有行業統一定義的重疾僅25種
o 可以選擇的保額更高,更能滿足高收入人群的保障需要
o 等待期較短,通常為90天
//高端醫療險//
適宜高凈值、有海外醫療保障需求的客戶。
特點:
o 全球直付,不需自己墊付醫療費
o 保障範圍廣泛,除住院和門診治療外,還可選擇包括懷孕分娩、疫苗、健康體檢、牙科、眼科護理等
o 龐大的醫療網絡,覆蓋全球各個國家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o 24小時不間斷的國際醫療援助
//儲蓄分紅型保險//
保本、低風險的增值型保險產品。
特點:
o 新加坡所有分紅型保險的計劃書一律用最高4.75%的年投資回報率來計算收益。同時,每家保險公司分紅型基金的運營成本及過去的實際投資回報率必須向大眾公布
o 產品設計多樣,適應客戶的不同需求,如子女的教育儲備或自己的退休規劃等
//投資型保險//
根據客戶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基金定投的產品。不保本,但潛在收益更高。
特點:
o 保費100%用於投資,且額外贈送啟動紅利
o 超過百支全球頂尖優質基金可供選擇,投資期間基金轉換零手續費
o 新幣或美金計價,分散貨幣風險
o 若受保人身故,保險公司返還此時帳戶金額或投資本金的101%,取其高
03購買流程如何
外國人購買新加坡保險的大致流程如下:
1. 與新加坡本地保險代理充分溝通,確定基本的保險方案
2. 如購買需要健康申報的保單,保險代理提前向客戶收集健康資料,進行預核保,以確定客戶是否可以受保、是否需要來新加坡體檢、有無除外條款或額外保費。
3. 客戶確定來新加坡的行程,一般建議至少逗留2-3天。
4. 客戶到達新加坡之後前往體檢(如需要),同一天內做好保單申請材料。
5. 若無特殊情況,通常5個工作日內保單可以批准生效。3周之內保單材料通過郵寄送達客戶在國內的地址,或通過電郵傳給客戶。
額外需要注意幾點:
o 客戶必須在新加坡簽署保單,否則保單無效。可以通過入境時海關蓋章的白卡(Immigration Card)來證明。此後任何手續,包括理賠,客戶都不必來新加坡辦理。
o 第一筆保費可以通過信用卡(Visa或Mastercard)、電匯或銀行轉帳繳付,繳納後續保費可選電匯或銀行轉帳。為了客戶繳費方便,通常也會協助客戶開一個新加坡本地的銀行戶口。
o 如需索賠,客戶只需郵寄理賠所需資料(理賠表格、身故證明、重疾診斷報告等)到新加坡保險公司。公司理賠後,可直接把理賠款電匯至客戶私人帳戶,或郵寄有客戶姓名的現金支票。
o 中國客戶的話身故理賠需要提供中國的死亡證明(派出所或醫院開具),重疾理賠需要內地三甲醫院的確診報告,永久殘疾需要中國有鑑定資格的醫院或鑑定機構開具的鑑定報告,以上的文件需要翻譯成英文提交。
附:新加坡定期壽險攻略
什麼是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Term Insurance)是典型的保障型保險。定期險是在約定的保險期內,投保人如出現符合保單約定的身故或者重疾或者殘疾的情形,則保險公司向保單受益人支付身故保額(Death Benefit)或者其他保額。保單沒有任何現金價值,中途退保沒有現金返還。
投保期內未出險,定期險保單到期後保單終止,保費不退。定期險是一種消費型保險,完全是保障功能,沒有任何投資的成分,特點是價格便宜,專款專用,較少的保費買到較高的保額,槓桿比較高,非常適合家庭的頂樑柱,保障人生的關鍵時期,將無處不在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現在也有limited pay term insurance,即保費期限短於保障期限,如保費只支付5年,但保障可到30年,也是定期壽險;還有些定期壽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終身壽險,這裡不做展開介紹了)。
新加坡定期壽險為什麼受到歡迎:
1. 責任簡單,身故即賠償;除外條款簡單,僅一年內自殺不保,沒有什麼隱藏條款。除了身故保障,還可以附加全殘提前賠付,重疾提前賠付,患重疾保費豁免等條款,可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2. 免體檢額度高,100萬新幣以上保額才需做簡單身體檢查,保額可達兩千萬以上新幣(或等額美金)
3. 可以選擇20年~99歲之間為保障期限,自動續保(無需健康申明),保障期間可以隨時換成終身壽險(無需健康申明)
4. 免財務申報額度高, 200萬新幣或以下保額無需收入證明,200萬新幣以上的財務報告要求簡單(有些公司需要稅務單、銀行流水等較複雜的收入證明要求)
5. 保額可高達年收入的30倍
6. 保費是香港的1/2,是內地的1/3
為什麼新加坡政府推廣的定期壽險價格會便宜呢?
從保險產品開發的角度來看,一個產品的參保者越多,覆蓋面越廣,其發生率就越容易預測,產品的定價就更準確。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新加坡所有的居民都參與了政府推廣的定期壽險計劃,那麼壽險產品的死亡率就是新加坡人口的死亡率,完全不會有偏差。假如一個壽險產品的參保者很少,那麼保險公司只能認為,是那些風險較高的投保人參與到了計劃中來(因為這些人認為自己更容易死),對於這個投保群體的死亡率預估就沒那麼準確,因此需要在定價時通過添加溢價(loading)來對衝風險,這樣就會導致定價偏高。尤其是對於定期壽險這種槓桿極高的產品(可能達到1賠1000的比率),保險公司在定價時就要格外謹慎,一旦所吸引的投保群體風險偏高,多賠償1個人,就要支出相當於幾百個人的保費,風險很高。
因此,香港與中國內地定期壽險的價格偏高,主要還是由於定期壽險的參保人數不高所導致的(雖然大公司不鍾意於開發定期壽險產品也是其中一方面原因),而且內地的逆選擇嚴重,時常聽說有買了十幾份意外險的投保人自殺騙保的事情發生,也註定了內地的保費更貴,保額限制更嚴。
這時,聰明的投保人可以合理儘量避免與逆選擇人群作為同一個群體投保,來有效提升所購買保險的性價比。我們選擇到新加坡或是香港買保險,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
定期壽險的作用?新加坡定期壽險適合什麼樣的客戶?
個人認為定期壽險是一個家庭財富保障當中最先需要配置的保險產品,定期壽險可以用占家庭比例很少的費用來保障一個家庭主要收入者未來20\30年的家庭總收入。當主要收入提供者因為意外或疾病不幸離世的話,會給這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帶來突然的打擊,而定期壽險的理賠金這個時候可以很好的彌補這塊收入的損失。
新加坡的定期壽險保額更高,保費更便宜,更加的適合那些以工作來賺取收入同時家庭支出又比較重的客戶,比如:企業高管、白領、金領、企業的中層,高收入自由職業者(作家,記者、會計師、律師、高級教師、畫家、設計師等等)
如果以上的客戶還有按揭房貸的話,那麼更是要投保高額的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應該買到多少歲?
有人覺得壽險買越久越好,其實沒有必要,定期壽險主要是保障家庭的頂樑柱(主要收入來源創造者,養家餬口的那位或那兩位),在孩子成人獨立之前,這段時間最關鍵,萬一頂樑柱有事發生,家人生活質量不會大幅下降,孩子能完成學業。通常是買到65歲退休。進入老年以後,孩子已經獨立,保障功能不是特別重要,只要自己有醫療保險和退休儲蓄保險,不給孩子添麻煩就可以了,如果有重大疾病保險或者long term care 保險就更好了,視個人預算而定。
對於退休人士,重大疾病險也是在被保險人出現約定的重大疾病時可以獲賠一筆錢,如果不是工作人士,其實也不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定期壽險的價格跟年齡和期限有關,期限越長,價格越貴,如果買到100歲,價格就比較貴,就不是很划算了。高凈值人士的傳承型保險則又不同,不在這裡贅述了。
除了定期壽險這個主險以外,其實有幾個非常實用的附加險,也受到了大陸客戶的追捧。
1. 全殘附加
每年只需要一點點的保費,就可以享受到65歲前的全殘保障。
2. 重疾附加
投保人可以選擇附加重疾保障,在被保人確診重疾的時候一次性賠付高額的重疾理賠金,幫助整個家庭度過暫時的難關。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重疾附加是提前賠付、不是額外賠付,賠付額度會占用主險的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