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工程師團隊成功將工程中剩下的廢棄粘土通過技術手段改造成能替代砂石和水泥的混合材料,不僅將廢棄粘土變廢為寶,還提高了綠色環保率!
變廢為寶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工程師團隊近期成功將廢粘土製成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混凝土,使整體的環保和耐用性都提高了三倍之多。這些廢棄的粘土本應作為工程中的剩餘殘料而被丟棄,而這項技術讓這些粘土煥發新生,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使綠色環保率提高了50%!

研發團隊,來源:CNA
意義重大
該技術一公布就引發了相當程度的討論,因為該過程可以解決多個目前人類面臨的大問題,包括資源短缺和環保等等。例如,根據著名智庫查塔姆·豪斯(Chatham House)的數據,僅水泥行業就占了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研究小組還說,這將使廢物循環利用,減輕填埋場的壓力,並創造一種新的資源來滿足人類對混凝土的持續需求。
製作過程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海洋粘土(Marine Clay,一種東南亞發現的粘土類型)製造混凝土的項目。從施工現場收集開挖這些廢粘土,然後乾燥並研磨之後,將其加熱以改變其某些特性。

Marine Clay,圖片來源:CNA
之後,根據所需混合物的等級,它可以用來代替通常用於混凝土骨料的50%。「通過減少水泥和沙子的數量,我們正在減少建築材料中的含碳量,大約能減少50%,」土木和環境工程部門研究團隊的負責人Pang Sze Dai副教授說。
用途廣泛
該方法可以生產用於建築物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也可以生產用於路邊的低性能混凝土。負責團隊說,該解決方案還將使在隧道和基礎工程中產生的大量粘土(在新加坡很常見)進行升級改造,因為這涉及到處理這種粘土的問題。新加坡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填埋場Semakau島將在2035年完全填滿,因此該技術的出現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事情。

實馬高垃圾埋置場(Semakau Landfill)
來源:dy163.com
此外,這一發現還可以滿足新加坡城市發展對建築材料的需求。「通過這項研究不僅可以解決垃圾填埋問題,還可以從廢棄物中創造我們自己的資源,可以說得上是一石二鳥。」Pang副教授說。
其他益處
Pang副教授表示,由於廢粘土會使材料更加質密並減少多孔性,因此最終產品的耐用性也將提高三倍以上。他指出,這在像新加坡這樣的潮濕國家中會很有用,因為與溫帶國家相比,這裡的建築材料的老化速度更快。

加工過的海洋粘土,來源:CNA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Pang副教授表示,生產這種混凝土「不會比我們目前的價格昂貴」,而且如果擴大工藝規模,成本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另外,由於不需要處理廢粘土,還將節省相當的成本。「僅就廢料而言,有焚化的費用還有垃圾掩埋費,這兩個數字正在上升,光這兩項我們可以節省大量資金。」
未來計劃
該團隊表示,新的具體措施可以滿足現有的性能要求。它也一直在與政府機構合作,例如建築和建築管理局和JTC Corporation,以研究安全地使用混凝土進行建築的潛力。
研究團隊還正在與建築商和開發商合作,在即將到來的項目中試用這種新式混凝土,他們希望在一到兩年內就能實現大規模產業化。Pang副教授表示,這將使其他行業參與者更容易接受這種材料,並希望能儘快將這種材料應用於實踐中,造福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