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煌與經紀人鄧詠徽所成立的金剛媒體接獲通報,獲悉有不法之徒利用「金剛媒體集團」的名義進行網絡求職詐騙,有人被詐騙6000新元。

李國煌(中)的金剛媒體旗下藝人包括賴宇涵(左)和余秋慧。(檔案照)
鄧詠徽4月21日中午在《聯合早報》電話訪問中說:「有人盜用我們公司的名義和品牌,發出有機會當藝人的簡訊,獲選者會獲得雙倍薪金,不過要先當VIP會員,做VIP得先匯錢給公司。」
鄧詠徽說,不少人覺得既然是李國煌成立的公司,應該可靠,不疑有詐匯錢。他說受騙者不少,公司昨天接獲十多通來自受騙者的詢問電話,其中一人被騙走6000元,「他是新加坡的馬來同胞,他告訴我,現在沒有辦法過年,因為錢被騙走了。」
金剛媒體已報警處理此事,並呼籲公眾勿上當,提高警惕,避免落入不法之徒的騙局或被盜用資料。
三招識破投資騙局
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的四名四年級學生通過社交媒體引導公眾通過「詢問、核查、證實」的三個步驟,識別真偽。他們也通過貼子測試公眾辨別投資機會的能力。

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的四年級學生江泓緯(左起)、馮義慧、黃瑋婷和賴凌柳,通過畢業項目來促進公眾對投資詐騙的認識和警惕。(受訪者提供)
投資詐騙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四名大學生就選擇以這個課題為畢業項目,要協助公眾提高警惕,避免墜入詐騙陷阱。
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的四年級學生江泓緯(25歲)、馮義慧(23歲)、黃瑋婷(23歲)和賴凌柳(23歲)的這個研究項目稱為《可信與否?》(Legit or Not?)。
他們展開的調查顯示,新加坡有80%的青年無法識別投資機會的真偽,這意味著,他們可能落入詐騙陷阱。
這個小組就此提出了援助方案,即通過社交媒體引導公眾如何通過「詢問、核查、證實」(Ask, Check, Confirm)的三步程序,識別真偽。他們也同時揭發騙子常用的技倆。
他們也通過貼子測試公眾辨別投資機會的能力,並設禮券和獎品鼓勵參與。
江泓緯說,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往往因為手頭緊,而且過於自信,因此較易墜入圈套。
「畢業後,大家開始規劃未來,如存錢買房,很自然就會去尋找其他的收入來源。但他們往往會過於自信而警惕不足,結果成了投資騙案的受害者。」
馮義慧說:「受害者不是因為笨才被騙,而是這類騙術越來越高明,所以我們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協助公眾提高警覺。」
黃瑋婷介紹,小組發布到社交媒體的內容圍繞著三大要點。「首先是提高公眾對於這類騙案的認知。第二是改變公眾對於投資的態度,不要過於自信或抱有僥倖心理。最後是鼓勵他們在投資前先詢問、核查並證實。」
小組成員齊心協力,終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
賴凌柳有感而發說:「起初,我認為我們力量微薄,不足以影響很多人。後來,有公眾跟我們說,他們看見我們發布的內容後,對於這類騙案有更高的警覺,也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文:蔡欣盈、盧慧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