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資更高,等候時間更長!乘客反映近來德士和私召車服務價格都漲,有時高價都叫不到車。受訪德士司機說,我國大幅放寬防疫措施後,乘客量增一兩成,且德士車隊減,以及油費上漲等原因,導致車資起大約25%。

不少乘客發現德士和私召車車費高漲,且等候時間很長。(檔案照)。
康福德高德士司機黃來發(53歲)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相較於措施未放寬前,現在乘客需求增加至少一成。
「但我覺得主要是因為4天連假,以及是月頭大家剛拿薪水的緣故,下周的情況還有待觀察。調整基本車資後,現在若根據計程表,平日巔峰時段從榜鵝到市區的收費不包括公路電子收費(ERP)是約25元(約75令吉),但去年這樣時段的車程收費是約20元(約60令吉)。」

有乘客反映近來德士和私召車服務價格都漲,有時高價都叫不到車。(《聯合早報》檔案照)
私召車司機曾豪升(50歲)則說,現在確實有更多搭客,他也有駕駛其他大輛私召車的朋友會選擇接受更高收費的車程。
得運德士司機何國光(64歲)指出,油價暴漲是車費升高的主因,他從公司加油約需每公升1.7元至1.8元,多年前,每公升僅需七八角錢。如果在外面加油,則要付2元多。油價漲幅幾乎難以消化,載客收入幾乎無法抵消支出。
他也說,許多同行從德士轉去駕私召車,導致德士數量大減,因此乘客的等候時間也更久一些。
德士司機李德雅(61歲)則說,很多人因高價而不願搭德士,但由於最近私召車價格高過德士,又有部分顧客回流改搭德士。
「不管是私召車或德士,現在都蠻難叫的,主要還是顧客不願付高價。」
李德雅說,油價因俄烏戰事漲得離譜,因此司機們更傾向接更高價格的車程,否則感覺會吃虧。
據了解,難叫車三大原因,包括假日、多雨天氣以及適逢全國大幅放寬防疫措施,更多人外出,帶動德士和私召車的需求。
乘客姚邵康(28歲)說,曾在多個平台同時叫車從兀蘭到中央醫院,等了40分鐘都沒人接單,但平台上顯示有車輛。
他透露,最後價格漲到近40元(120令吉)才有人接,但當時並非尖峰時段。
「我感覺平台上24小時都在尖峰時段,所以都很貴,我聽司機說,他們有時會因價格太低所以故意不接,等乘客多刷幾次,價格就會起。」
陳小姐(31歲)也說,最近發現叫車變得很難,而且偏貴。以前在對比不同私召車平台的價格,會發現他們的差價很大,然後選擇相較便宜的選項。但最近發現差價都只是兩三元,而且司機接客的時間也變長。
她說,除非有緊急情況,否則最近不會選擇乘搭私召車。
乘客朱先生前天下午4時要從大巴窯叫私召車到位於宏茂橋的安德遜中學,結果要價21元(約63令吉)。之前同樣是星期天同樣時段叫車,只需11元(33令吉)。
私召車司機曾豪升說,雖然現在收入增加10%到15%,但也需要面對其他挑戰,例如更頻繁的公路阻塞情況。
「現在有更多乘客,阻塞的情況真的較為嚴重,再加上更高的燃油價,其實到頭來,我們的收入也沒增加多少。如果我們困在車龍中,就表示工作較少。原本一小時我們可以載2.5趟到3趟,現在可能會變成一小時才載1到1.5趟。這樣即使車資較高也抵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