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防疫政策大鬆綁後,濕巴剎生意反而掉兩成至五成,魚販肉販紛訴每天營業額減了至少200元。
防疫措施大幅放寬,社交聚會、堂食和家庭訪客人數不再設限,而隨著外食增加,較少人居家做飯,導致濕巴剎小販生意大受影響。
《新明日報》記者前天(5月2日)走訪裕廊中央廣場的濕巴剎,經營水果攤和乾糧店的陳芳(68歲)透露,不少外勞回鄉、國人出國遊玩,以及更多人選擇外出堂食,她的生意下降約三成。
「我兩間店一個月的租金加水電費達7000元,現在的生意多依靠老顧客支持,一天營業額僅數百元,賺得只夠應付成本,無法有多餘的收入聘請工人。」
年輕人愛逛冷氣超市
菜販徐女士(52歲)則指出,菜攤生意較之前下降一半。「政府放寬防疫措施後,外出的年輕人比年長者多,而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到有冷氣的超市購物。」
在沈氏坊巴剎賣魚近30年的魚販廖先生(70歲)說,生意下降兩三成,原本一天的營業額達700至800元,如今只有500至600元。
在文禮巴剎賣豬肉的傅文山也透露,他之前一天的營業額可達上千元,如今僅有8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