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釗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BBA2019級學生。15歲那年,他從中國出發,獨自踏上前往新加坡的求學之路,開啟了一段非凡的追夢之旅。
身處全新的社交和學習環境,士釗不僅克服了語言障礙,還適應了文化差異,並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青年時期的丁士釗在書桌前勤奮學習。

丁士釗(後排左六)與新加坡中學的同學。
憑著一腔勇氣和決心,士釗在學業上取得了巨大進步。在抵達新加坡後,周圍同學都自信滿滿地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母語,他不得不在這樣的環境中努力學習英文讀寫和演講。為了出人頭地,他深知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大學裡嚴格的學術寫作要求幫助他進一步提升了語言水平;同時,他還定期閱讀在線英文文章和新聞,與同學們探討熱門話題。此外,他還很重視團隊合作和商業項目中的演講,這些都十分有助於建立自信心。

初次踏進新國大商學院校園,丁士釗(最後一排左四)和迎新小組的同學們。(這組照片拍攝於新冠疫情前)

丁士釗(後排左二)和新國大商學院項目團隊的隊友。

丁士釗參加志願者活動並做開場簡報。

丁士釗(後排右一)積極參加校園活動。
在新國大商學院就讀期間,士釗積極參與由商學院就業服務辦公室(BizCareers)舉辦的工作坊,並在這裡學會了人脈拓展、面試和個人品牌打造等技能,為未來進入金融業做好準備。
一次偶然的機會,士釗與工作坊的其中一位導師、人生學院(Institute of Life)創始人沈文才(Eric Sim)先生一見如故。在寫作名為《在中國經商必須知道的9件事》文章時,士釗採訪了沈先生。這篇文章起初以中文發表,最後由士釗翻譯成英文,並發表於新加坡環球網「精神食糧」(Food for Thought)在線社區博客。

丁士釗(右二)正在認真聆聽行業合作夥伴的分享。(這組照片拍攝於新冠疫情前)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舉辦的職業工作坊。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舉辦的職業工作坊。
在新加坡的這麼些年,士釗經歷了許多事情。從對新加坡一無所知的少年,成長為有能力在著名媒體上發表英文文章的有為青年。他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以及對自我成長的渴望,正是同齡人所嚮往的東西。
當被問及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到那些與他經歷相似的人們,士釗說:「要努力克服語言障礙,並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遇到困難和克服挑戰是商業中的常態。我們應該時刻準備著,並跟上時代的變化。」他還表示,新國大商學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絕佳平台,讓學生有豐富的機會去接觸新事物並探尋自我成長。
有志於申請新國大商學院的同學們,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查詢更多詳情。
查看商學院更多精彩內容
可識別下方二維碼

文章英文版發表於BizBeat,原題為A story of dream, determination and mentorship: BBA student Ding Shi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