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尾獅公園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雖然土地面積僅有728平方公里,與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陸地面積相差無幾,但就是這僅有的728平方公里卻創造出了3721億美元GDP(2019年),人均GDP高達65166美元,人均GDP高居全球前列,是東南亞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可謂東南亞經濟小霸王。
在1965年獨立以前,是英國在東南亞最主要的海軍基地,同時也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干船塢。到了20世紀6 70年代,新加坡為美國遠征軍在越南戰場提供必需品,每月可達6億美元收入,連續提供軍用必需品近十年,美國為新加坡帶來的經濟收益接近700億美元,在此期間新加坡完成了建國初期經濟的初始積累。

新加坡城市風光
從建國起的50年間,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一躍成為已開發國家。其中國父李光耀功不可沒,有人評價他是一個政治強人,把新加坡從貧窮走向富裕,從脆弱走向穩定,從腐敗走向廉潔,從缺失歸屬感的移民聚散地變成族群和諧共處、身份認同感強烈的國家。同時他的鐵腕手段也引來不少反對他的聲音,無可厚非的是他確實把新加坡帶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且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局面。
在上個世紀70到90年代,新加坡與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韓國因得到了發達地區向發展中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與技術,利用發展中地區低廉的低價與用人成本,經濟迅速增長,其後因適當調整經濟策略,成為東南亞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

即使新加坡土地面積只有728平方公里,但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來的價值是遠超世人所預料不到的。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煉油中心,每年出口自身消耗兩倍的石油產品,占製造業的11.9%。同時是世界主要的電子設備、精密機械製造基地,主要生產電腦硬碟,半導體產品,占製造業的11.4%。生物醫藥也是新加坡工業的主要貢獻力量,很多知名藥企把亞洲研發中心設立在新加坡,生物醫藥占製造業的10.8%。新加坡雖然面積上是彈丸小國,但是工業在東南亞地區裡面依然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裕廊工業區
新加坡的金融保險業占其GDP13.1%,為新加坡提供不少的就業崗位和帶來不少的經濟貢獻。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外匯交易市場、全球第三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新加坡屬外貿型驅動經濟,自身土地狹窄、市場有限,新加坡必須靠走出去才有出路,憑藉十分優越的地理條件,為東南亞提供金融服務、輸出工業產品成為地區經濟小霸王。說句題外話,因此這種外貿型驅動經濟在各國受疫情影響都封國的情況下,對新加坡經濟是致命打擊。

新加披金融中心
除製造業和服務業之外,新加坡政府全資擁有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新加坡地鐵、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新加坡電力、吉寶集團和萊佛士酒店等幾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營業額最大的企業。境外也有不少資本投資。但自成立起到2004年9月期間從未公布過財務報表,始終保持神秘面紗。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跨出新加坡國界向海外大舉投資。公司一直被稱為"亞洲最大及最神秘的投資者",管理的資產超過千億美元,其規模與巴菲特掌管的投資帝國Berkshire相當。
外界對新加坡這種經濟模式稱為「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最重要、營業額最大的企業都歸於國家管理,但其社會制度仍舊是資本主義。新加坡這種發展模式將國家看作一家企業來管理,目前為此這種模式依然是新加坡最為有利的選擇。

新加坡環球影城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小霸王,得益於早期抓住主要是日本其次是歐美產業轉移的機會,完成了初始的資本積累。制訂合理地吸引外資投資政策、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以及較低的企業成本。在2019年新加坡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第一名、政局和國家運行穩定性位列第一,這些都給外資帶來不少的投資信心,讓新加坡外資流入總額排名全球第四(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