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一家餐館實施「喧譁孩童附加費」,引起一些食客不滿。圖為本地父母帶孩子外出堂食。(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日前,有媒體報道,本地有越來越多餐館實施預約費用(reservation fees)措施,倘若食客沒出現、或等到逼近預約時間才臨時取消,業者有權收取預訂者名下信用卡的訂金。
一些業者透露,自從推出這個新制度後,食客沒如期「赴約」的機率確實有下降的趨勢,這樣一來也能避免餐館「難做」,可更好地將這些座位讓給直接上門的顧客。
業者為避免無端端被食客「放鴿子」,收取額外費用聽似合情合理,但最近本地一家餐館被爆出添加了另一種額外收費,相信在本地餐飲業是相當罕見的。
喧譁孩童附加費(screaming children surcharge)。
從字面上來看,這家餐館顧名思義針對的是會在用餐地點大聲喧譁的小朋友們。
這家餐館是位於歐南園一帶的Angie's Oyster Bar & Grill,網絡媒體「慈母艦」收到的讀者簡訊截圖顯示,該餐館業者有意徵收「喧譁孩童附加費」。
本餐館歡迎所有孩童前來用餐。不過,大吵大鬧、不受控而影響其他食客的孩童,這些行為一律不被接受,違例者須付10元附加費。

(網際網路)
有趣的是,儘管表明孩童可以光顧,但在簡訊的另一段,該業者卻標榜他們並非一家孩童友好(kids-friendly)的食肆。
簡訊中寫道: 我們要通知您,本店不是一家孩童友好的餐館,不會提供任何嬰兒椅。若需要空間放置嬰兒車,請事先告知。

(網際網路)
業者:孩童相關投訴增多 徵收附加費「逼不得已」
在國外,一些餐館業者曾實行類似的制度。

一家位於愛爾蘭的餐館幾年前就在面簿貼文表示,將會實施「喧譁孩童稅」。
細讀愛爾蘭業者的規定,比起本地上述餐館的措施還更「夠力」:
如果我們發現你的孩子在喧譁,一筆15%的附加費將自動添加至您的帳單;你的桌上每多出一名大聲喧鬧的孩童,就會再多一筆10%的附加費,而該費用會以四名孩童為頂限,屆時我們會要求整組人離開。
換言之,攜帶多名孩童到這家店用餐,分分鐘帳單會多出高達55%的附加費!
韓國為了解決「熊孩子」的問題,數百家餐飲場所則直接推出「NO KIDS ZONE」。
紅螞蟻上網查了一下,雖然本地有一些餐館也標榜不適宜孩童光顧,但這應該是第一次有業者直接制定措施徵收「喧譁附加費」。
家中有年幼孩子的食客,疑因不滿該餐館針對小朋友的「奇特」規定,曾在網上留言指出,即便了解業者的出發點,但他們應採取更友善的態度,並表示再也不會捧場。
另一邊廂,這家業者是不是有什麼苦衷和理由,明知可能會「得罪」一些為人父母的食客,也要出此「下策」?

經營Angie's Oyster Bar & Grill的業者透露,過去幾個月,有越來越多食客投訴店內有小孩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四處亂跑,或干擾其他食客。(網際網路)
餐館回復媒體詢問時透露,實際上,過去幾個月,他們收到越來越多食客投訴店內有小孩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四處亂跑,或在服務員上菜時干擾其他食客。
「服務員經常端著熱騰騰的食物及鋒利的餐具到處走,他們(這些孩子)的行為不僅危險,也對其他想在安靜和舒適的氛圍里用餐的食客不尊重。」
餐館還說,遇到這樣的情形時,他們的員工會立即與家長或看護員交涉,但他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交涉之後對方什麼都沒做,甚至對當下發生的事置之不理。
該業者因此認為,這些食客的態度令人沮喪,也很惱人。當餐館服務員必須向其他食客解釋為何問題無法解決時,著實令他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他們在實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雖然很不討好,但也只好實施附加費來應對類似的情況。 業者最後也籲請家長及監護人,了解該餐館實施附加費背後的原因。
網民:大人喧譁也應管制?
紅螞蟻看完了業者的解釋,儘管能明白帶小孩出外用餐,家長確實有責任確保他們儘可能乖乖待在座位上,而不是任由他們四處亂跑或嚷嚷,但對有意帶小孩光顧的食客,都一律事先告知這項措施,會不會太「苛刻」了一些?
再者,「吵鬧」的定義又是什麼?是不是一旦接到顧客投訴某桌的孩子行為擾人,就會立即對該桌的家長食客下達「禁聲令」?還是會視情況而定?

本地一些餐館標榜「孩童友好」,並會設立孩童專區。(海峽時報)
這樣的附加費措施,似乎仍會引發更多的不解、甚至是不愉快的用餐體驗,不知到頭來會否讓服務員還有更多交涉的必要。
不過,這家餐館業者會出台這樣的制度,至少應驗了一種說法:
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對於「喧譁孩童附加費」,網民自然也分為贊成和反對兩派。 贊成的網民表示能理解這家餐館業者的立場,這也意味著該餐館目標市場及受眾群鮮明。
「至少他們立場明晰,表明不是一個孩童友好的餐廳。這樣一來,有年幼孩童的家庭就可選擇到適合孩子的地點用餐。業者這麼做可能會失去一些生意,但至少他們肯承擔這樣的風險。」

也有網民希望有更多餐館能制定類似制度。 「我只想在清靜的環境下用餐。食客付費是為了享受氛圍,而不是在鄰里遊樂場的聲響中用餐。」

有網民則好奇,餐館是否有為附加費訂下明文規定? 「究竟他們會如何收費?是每吶喊一次收10元?『喧譁』的定義是什麼?業者會測量吶喊聲的分貝,來評估是否超標嗎?哪些食客會被歸類為『孩童』?如果成年人大聲喧鬧,算不算違規呢?」

另一名持相同意見的網民認為,不應只針對孩童。 「那些因吵鬧、大聲說話而影響其他食客安寧的青少年和成人呢?他們是否也應該被驅趕?如果要制定措施就一視同仁,不要只是針對孩童。」

蟻粉覺得呢?如果你家中有小孩,又被餐館告知如果孩子「不受控」可能會徵收附加費,你會欣然接受,還是會對這樣的做法感到反感?
不知下來會否有更多餐館實施類似政策,但與其和店家為了附加費爭論不休,其實還有很多餐館標榜孩童友好,而且還會設孩童專區(kids』 corner),建議家長食客還是乾脆把孩子們帶到大人小孩皆宜的好去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