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宣布推出經濟戰略人力計劃(Manpower for Strategic Economic Priorities,簡稱M-SEP),讓為戰略經濟做出重點貢獻,並計劃聘請或培訓本地人的企業聘請更多外籍人員。這項計劃與一系列人力政策的調整象徵著新加坡將繼續保持開放,與世界維持聯繫。

企業必須符合兩個條件,包括支持新加坡樞紐戰略的投資、進行創新和研發或國際化項目,以及聘請或培訓本地人才。
符合條件的企業須參與和新加坡經濟發展重點相關的項目,例如支持新加坡成為樞紐的戰略投資、進行創新和研發或是國際化項目。當中包括參與經發局的發展擴展獎勵(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centive)、企發局的企業騰飛計劃(Scale-up SG)等14個項目;在新加坡有重要活動,如聘請超過500名本地員工的製造商,或過去36個月投資至少1000萬美元、本地註冊的高增長初創企業。
申請的企業也須致力於聘請和培訓新加坡人,包括須增加月薪超過1400元的本地員工人數,或讓本地員工接受獲得認證的培訓,員工的工作之後也須得到提升,例如升職加薪或擴大工作範圍。

滿足這些條件的企業,每承諾聘請或培訓一名本地員工,將能聘請多一名S准證或工作準證員工。
提供卓越培訓的業界領袖,如果能顯著提升所屬的領域,例如為領域填補關鍵的技術或人力缺口,並且有完善的職場培訓結框架來支持企業增長策略,則可以直接獲得5%的額外S准證和工作準證配額,最多50人。
貿工部和人力部強調,計劃針對本地重要經濟戰略的先驅企業,因此條件嚴格,預計只有約1000家企業達標,占本地所有註冊公司不到1%。另外並非所有達標的企業都需要額外工作準證或是S准證配額,他們也可聘請本地員工。
相關問題解答: Q1 推出經濟戰略人力計劃的目的是什麼?
A1: 為符合新加坡經濟戰略重點的企業提供靈活性,尤其是讓他們在進行大規模項目和投資的時候,確保他們不會因為人手不足而失去機會。
Q2 是否能同時聘請一個新加坡人然後進行培訓,以換取兩個配額?
A2:這個計劃只是提供配額上的靈活性,但其他申請條件包括外籍人員的來源等,還是要根據現有的條例。
Q3 計劃會持續三年,那三年後是否就會取消?
A3: 當局在三年後會檢討,看是否有繼續的需要,也會根據情況檢討是否要調整一些條件或是配額。
目前設置在增加最多5%的配額是一個謹慎的做法,當局會按照情況調整標準來確保政策與時並進。
Q4 如何確保企業遵守聘請和培訓本地人的承諾?
A4:符合條件的企業已經和相關政府機構密切合作,通過參與特定項目定期交流。他們在兩年後更新計劃時要提交說明履行承諾的情況,如果並未遵守這些條件,則將無法延長計劃。
由於這些企業也參與政府機構的其他項目,如果無法遵守經濟戰略人力計劃的條件,可能也會影響他們參與其他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