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承認福島核電站出現核泄漏,一邊是李顯龍宣布新加坡將取消對日本福島地區農產品的檢查。
現在的日本核問題,只泄漏不污染了唄?

25日,李顯龍公開表示,他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通過電話,對日本食品安全監測結果感到滿意。往後,新加坡不再要求進口自日本福島的食品必須進行出口前食品檢測,或是得提供原產地證書。
這意味著自2011年頒布的關於進口福島和周圍縣城的農產品的10年禁令取消了,福島食品將自由出口新加坡。
新加坡以往是很重視食品安全,這次解禁或許是以前日本出口新加坡的食物真的控制出色吧。
當然,有「核」同享的不僅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印度等國也對福島食物解禁了,氣氛一片「祥和」。

相比之下,中國和韓國算比較「刺頭」的。從禁止福島「核食」到批判日本核廢水入海,再到近日日本核凝膠物泄漏,中國和韓國都沖在批判隊伍的前列。
在東京奧運會,原本日本政府打算為運動員村提供福島的蔥、黃瓜和鮭魚。韓國更不給面子,他們準備自帶食材參加奧運會,還備好了輻射檢測儀,寧可吃罐頭也不吃含核食物。

這事兒弄得日本民眾也很不好意思,批評政府這樣招待客人的做法「很失禮」。
還有一件可以忽略的事兒,在19日,NHK電視台援引福島縣官方消息稱,4月1日在距福島縣南相馬市13公里的37米水深處捕撈的黑鮋體內,檢測出每公斤270貝克勒爾放射性物質銫,超出日本《食品衛生法》所規定的標準值。
核污染對人體能有多大危害,不試試誰知道呢?

100年前,美國流行含放射性物質的產品,業餘高爾夫球冠軍埃本拜爾斯因長期服用一款含鐳的溶液,最後導致頭痛、體重減輕、牙齒衰落、最終全身骨骼崩潰慘死。
我們當然不希望悲慘的故事再次發生,我們也希望福島能夠早日告別核陰影,我們也更希望人們安全健康。

溫馨小提示,無論是新加坡人還是即將奔赴奧運會的運動健兒,吃飯時多注意,遇到這種福島產食物千萬別吃,小心它們是核污染變異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