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馬來西亞就要實施雞肉出口禁令了。
這幾天,新加坡人聞風而動,各大超市、巴剎市場的鮮雞都被搶空了!
有網友回憶,上一次出現這種場景,好像還是前兩年因為疫情搶廁紙的時候......

實拍!新加坡鮮雞貨架被搶空!
全島多地點售罄
這幾天(包括昨天),新加坡全島各大超市、濕巴剎市場出現了貨架空空的場景。

圖源:Tik Tok@ninaxediting
鮮雞貨架不落一盒。
比如坐標文禮的職總平價超市,鮮雞一隻不剩,非常乾淨。

坐標宏茂橋,整整5層豪華雞肉貨架都一掃而空,乾淨得仿佛雞沒來過。

坐標金文泰,雞肉跟其他肉(豬牛羊魚)等存貨對比巨大。
今日鮮雞肉貨架


就連超市都不得不貼出告示:請理性購物。

其他肉類(魚跟海鮮為主)貨架

以上圖源:椰友實拍
有的超市貨架,雞牛羊豬肉可能是同一櫃。從肉的顏色來看,雞肉明顯也被拿完了~

昨日雞肉貨架

位於後港的超市,鮮雞沒了,烏雞也所剩無幾。

一下子空了好幾個冷凍櫃,超市職員湊在一起商量。
旁邊還有顧客來撿漏,來晚了整隻鮮雞沒搶到,拿點雞胸肉切片回家也可以。

總之,現在在新加坡買雞的架勢可以總結為這4個字:雖遲但到。

經過這一次,還能觀察出新加坡人的吃雞偏好。
雞腿雞翅統統搶光,雞胸肉剩得相對多。

超市的鮮雞搶空,還只是小意思。真正的爭奪戰場,還是得看本地濕巴剎市場。
特別是生鮮攤位,老闆表示8點開工,9點半就能收攤了,鮮雞這種緊俏貨,分分鐘一售而空。

圖源:海峽時報
包括勿洛、碧山跟麥波申的濕巴剎等全島多地,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據攤位老闆表示,很多顧客都是來囤的,基本上購買量都是平時的3倍甚至4倍。
有人一次買3-4隻雞,也有人一次花300新幣。 一次300新是個什麼概念?
職總平價超市的鮮雞1.4kg,目前10.3新就能買到一隻。

按照這個價格一算,好傢夥,一次囤了快30隻?
囤這麼多隻沒問題嗎?
據攤位老闆解釋,現在暫時沒有對雞隻進行限購,但如果一次性實在買太多,有惡意囤貨嫌疑,就會插手。
但是6月1日出口禁令生效後會不會限購,就不好說了。
而目前,新加坡市場雖然一度出現貨架空空的情況,但整體庫存尚且足夠。
比如今日職總超市的線上平台

昨日線下的燒雞店。

圖源:椰友實拍
昨日食閣的雞飯攤位。

圖源:椰友實拍
所以,現在新加坡的市場就出現了這幾種反差畫風:
1)有人搶雞,有人沒搶雞。部分區域並沒有出現像超市或者巴剎貨架被搶空的情況。
2)超市烤雞甚至價格還更便宜了一點,而食閣的雞飯也沒有漲價。
這又是為什麼呢?
網友反應:搶雞VS不搶雞 6月1日以後的新加坡什麼樣?
出現上述兩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現在新加坡人對於「買雞」持2種態度。
搶雞的人觀點態度如下
1)很多人都在買!
禁令發布後,鮮雞有多少,夠不夠新加坡市場供應還不能預測。現在有的就先買。而且大家都在買,自己不買,好像有點怪。
2)怕雞漲價!
下個月能進入新加坡的雞肯定沒有以前的多。雞少人多,供應少了,人的需求卻沒變。那漲價幾乎毫無疑問。
有網友曬出這張圖,表示現在庫存夠,是因為禁令還未生效,早前購進的雞隻充足。

但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一點。
6月1日前,庫存充足。
6月1日後,一個禮拜,也足夠。
兩個禮拜,甚至一個月以後呢?
以新加坡人對雞飯的熱愛,平時都會排長隊買白雞或燒雞。

圖源:椰友實拍
按照這種需求,到時雞少人多,難道還能不漲價?
網友聯想到了俄羅斯麥當勞......

3)其他進口肉太貴了!
也有人吃雞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它便宜。
其他肉,比如澳洲進口豬肉,價格是一盒雞胸肉的兩倍甚至三倍。

圖源:椰友實拍
牛排就更不用說了,肉中貴族,進口安格斯草飼鮮牛排,一份15.5新。

圖源:椰友實拍
可以說,相比其他進口肉類,雞肉已經算是最經濟實惠又好吃的,是很多人的三餐大梁擔當。
「現在開始囤雞也不奇怪,因為跟雞相比,其他進口的豬肉羊肉牛肉都更貴啊。所以很多人都依賴雞肉。」

那麼,不去搶雞的人又是怎麼個想法?
1)不吃鮮雞,還有冷凍雞 !
很多網友不搶雞的最大底氣就是,不吃雞,也還有很多肉類替代品。
比如冷凍雞也行。
「鮮雞是因為想吃新鮮的才買,如果吃不完,還得凍起來,那還不如買冷凍雞,切好方便。」
「很多人就是怕輸衝去買買買,也不想想,買那麼多隻雞最後不也是得冷凍起來,最後還是冷凍雞。而且這樣大買一通,食閣跟菜館一準起價,比如漲個0.5毛,1新元。」

2)上次搶的廁紙還沒用完,這次吸取教訓 !
疫情2年,尤其是頭一年。
新加坡幾次收緊措施之前,都發生了超市大搶購的事情,當時搶的最多的就是廁紙。
所以這一次,雖然大馬宣布禁令。
但很多人都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搶廁紙至少不用擔心它過期,但搶雞放冰箱冷凍太久也是不新鮮。

3)萬一馬來西亞臨時改主意了?就跟新柔地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