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柔地鐵項目,新馬共同執行。然而馬來西亞一會喊著要建,一會喊著不建,光是簽協議書都耗費好幾年。
所以網友猜測,馬來西亞臨時改主意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說不定到5月31日馬來西亞又後悔了。不再禁止出口鮮雞。現在這些人囤的雞已經夠開一個雞飯檔口了。」

6月1日以後的新加坡是什麼樣?
距離6月1日剩下不到一周時間,已有新加坡網友開始展望不一樣的前景。
比如6月1日以後如何花樣吃「雞」。
雞飯沒雞肉,用飯捏一個。

活雞形狀的蛋糕,偶爾也能望梅止渴一下。

至於大家考慮的冷凍雞。
庫存目測足夠,但逐漸已經開始有熱銷趨勢。

超市貨架上擺出來的冷凍雞,小包很緊俏。

冷櫃一空,就剩下幾包。

圖源:新明
不過,也有網友擔心,鮮雞沒有了或者變得更貴以後,更多人選擇冷凍雞。
「接下來冷凍雞要大賣了。」


那冷凍雞是不是也得漲一波價?
當然,冷凍雞漲價都還是後話。
就如網友所說,如果馬來西亞能臨時變卦,那就沒後面的事了。
那問題就來了,馬來西亞會不會變卦?
從近期的形勢看,變卦可能性不大。因為馬來西亞發布鮮雞出口禁令,類似的動機及操作已經發生在全球20國。
全球至少20國發布出口禁令 貿工部:接下來幾個月做好準備
馬來西亞為什麼要禁止出口鮮雞?
不是仇視新加坡。而是他們自己也面臨雞隻短缺! 過去幾個月,馬來西亞面臨活雞飼料短缺的情況,而雞飼料的價格還在飆升,比如玉米、大豆、小麥。
因為成本過高,大馬一些養殖場無法負擔,甚至停產。大馬國內的雞肉價格因此走高。
在這種情況下,馬來西亞為了自保,保證其國內供應跟價格穩定,決定喊停出口。
而馬來西亞禁止鮮雞出口的操作,正是其他國家也在進行中的。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糧食保護主義」,喊停出口!

以上還沒包括印度的糖跟馬來西亞的鮮雞 僅5月,印度中旬突然宣布禁止小麥出口,下旬限制糖出口。從6月1日起到10月31日期間,運營商要出口糖需得到印度官方批准。
一波操作讓人猝不及防。印度本身是全球最大的糖生產國,在全球出口量僅次於巴西。
他們突然限制出口,很有可能會催化全球糖價上漲,受影響的國家那是一浪接一浪。

不止於此,還有分析師認為,因為天氣持續高溫,印度很有可能接下來還會發布棉花出口禁令!
包括印度在內,截止到5月中旬,全球實施糧食出口禁令的國家已經至少20多個!

比如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印度、印尼、馬來西亞、伊朗、土耳其、烏克蘭、塞爾維亞、突尼西亞、科威特、阿根廷、埃及、哈薩克等等。
出口禁令涉及的食品跟商品包括:
葵花籽、義大利面、玉米、麵粉、小米、黑麥、小麥、燕麥、大麥、大豆、動物油、植物油、棕櫚油、豆油、鹽、糖、馬鈴薯、茄子、西紅柿、洋蔥、牛肉、羊肉、雞肉等。
(部分食品出口禁令,至少持續到2022年12月31日)


(圖源: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 | 5月20日更新)
這一切,都是各國在進行糧食自保。
以印度為例,印度國內正在遭遇通脹攀高,糧食的價格明顯上漲。
而國際糧價方面,因俄烏衝突還在繼續,也引發國際糧食價格大漲。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價格更高,很多出口商會以高於政府收購價的價格來收購糧食,如小麥、糖等等。
如此以來,印度本國使用的糧食儲量就會大大縮小。
糧食都賣給了別人,那本國人吃什麼?
所以,出於糧食保護主義,為了避免國內糧食市場動盪,印度發布出口禁令。
而這種「糧食自保」將帶來連環效應。
以馬來西亞為例,因為飼料緊缺價格貴,於是很多養殖場主雞養不起,成本太高,鮮雞產量下降,市場供應失衡。
最後為了自保喊停出口,自然就影響到新加坡的供應。

這些情況並不是突然出現的。
新冠大流行期間,供應鏈一度因疫情中斷。 俄烏衝突發生後,供應鏈中斷問題則加劇。一開始是原油,現在是食品商品。
那麼新加坡呢?
新加坡應該怎麼辦?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糧食大部分都依賴進口。
馬來西亞停止出口活雞,已經造成新加坡的生鮮雞肉供應短缺,馬上有的攤販只能暫時停業。

圖源:海峽時報
要麼就是用漲價來應對這個局勢。「保守估計,生鮮雞肉每斤供應價格可能上漲2毛到3毛。」
那麼長久呢?一時還可以勉強應對,長久怎麼辦?
在目前這種世界糧價、產量、進出口量都不穩定的局勢下,新加坡怎麼辦?
貿工部:會出現更多食品供應中斷
新加坡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們可能不得不為更多類似干擾做好準備。」
更直白地說,就是新加坡未來幾個月將會持續面對食品供應鏈中斷的情況。
據林秘書所說,新加坡並不是唯一一個面臨食品供應鏈問題的國家。

圖源:8視界
當然,政府會力保減小影響。以馬來西亞的雞肉為例,政府已經跟馬來西亞方面聯繫,至少有12家大馬雞隻養殖公司保證雞肉供應充足。
只是,漲價或在所難免。
同時,也因為新加坡的國情關係,一個小,又需要開放的經濟體,對進口產品高度依賴。
所以,全球糧價不穩,「新加坡當局不可能完全保護國人免受任何影響」。

言下之意,會盡力減小影響,但要說沒有任何影響,很難的。
從印度跟馬來西亞的情況來看,出口禁令發布後,勢必會引起一波漲價。
所以,新加坡的進口糧食或商品的價格,在接下里幾個月內,很可能還會上漲。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24日也發文表態:新加坡將不時面臨食品供應的中斷!
基於氣候變化(持續高溫)和產量波動(糧食減產),加上地緣政治發展(俄烏衝突繼續),以及其他國家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化(出口禁令),新加坡將不時面臨食品供應的中斷。
(新加坡90%依賴進口)

「雖然我們可以將影響降到最低,但我們將無法完全緩解可能出現的食品供應中斷情況。」
她還建議,如果沒有買到新鮮或冷藏雞肉,可以用魚或者其他類型如冷凍或罐頭雞肉替代。
只是問題在於,鮮雞的價格會漲,而在鮮雞供不應求以後,冷凍雞一旦熱銷,價格難保不會漲。
接下來幾個月,如果當前局勢不改,甚至發布出口禁令的國家更多。那麼新加坡的糧食供應跟物價......

圖源:the business times
全球糧食供應、價格不穩,新加坡深受殃及。如果是中國,體量大,至少還能自產自銷。但新加坡......
椰友們,你們認為新加坡可以怎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