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歐洲商會展開的調查顯示,半數的外籍專業人士的租金飆升超過40%,如果不斷上漲的運營成本沒有得到緩解,70%的公司準備將員工遷移出新加坡。
這個「2023年新加坡租金成本上升調查報告」,是新加坡歐洲商會連同14個歐洲國家在新加坡的商業團體、新加坡國際商會、新加坡英國商會,以及新加坡加拿大商會合作進行。共有268家來自不同行業的不同規模公司接受調查。
受訪者當中,19.2%從事商務和專業服務、12.1%在金融與銀行業、8.1%來自批發與貿易業。另有21.2%來自其他服務業,以及32.3%在其他行業。至於公司規模,超過50%的受訪者受僱於員工少於100人的公司。
調查顯示,今年或去年更新住宅租約的員工中,半數面對租金上漲超過40%,36%面對租金上漲20%至40%。
雖然如此,有62%受訪者並沒有獲得公司的租金補貼,或每月獲得公司不到1500新元(約5010令吉)的租金補貼,以應付租金上漲。
租金上漲直接影響這些歐洲外派人員和公司。報告指出,如果租金沒有下降或者公司沒有獲得政府支持,有69%的公司準備把人員遷移出新加坡。受訪員工坦言,住宅租金上升已對他們產生焦慮和心理壓力。
新加坡歐洲商會說,烏克蘭戰爭、中美貿易戰和冠病疫情造成通貨膨脹和成本日益上升,進而導致外派人員的住宅和辦公樓租金成本大幅上漲。
談到業務營運成本上升,受訪者認為,它們主要來自租金成本上漲/員工住宅津貼(22%)、通脹造成一般成本上漲(21%),以及薪金上漲(18%)。
就住宅租金上升的影響程度,以1至5代表最輕至最嚴重,27%受訪者選擇4,26%受訪者選擇5。
調查發現,租金成本大增是個政府有必要干預的重要問題。租金成本上漲占了業務營運成本上漲的將近一半。這凸顯住宅租金成本日益上漲是業務運營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報告指出,企業為外派人員提供補貼,協助他們應對住宅租金成本。有將近40%受訪的公司每個月為每個員工提供超過1500新元的額外補貼。
由於租金成本、通脹壓力和其他運營成本日益上升,七成受訪企業認為,要維持新加坡業務日益艱難,如果情況惡化,企業會考慮把業務遷離新加坡。
除了業務影響外,97%的受訪公司表示,員工對租金成本上升表現出明顯的焦慮和心理困擾。
上述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有關當局需妥善處理住宅租金成本飆漲。否則,這些成本問題將繼續成為本地商業和外派社群生存的主要威脅。
新加坡歐洲商會會長多納托表示,上述情況堪憂,這是過去10年來,企業首次表示若租金上揚情況持續,將撤出新加坡。
「新加坡歐洲商會和其他商會希望,新加坡政府可以出手干預租賃市場,壓低租金或實施上限。」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受訪時說,政府直接干預市場將阻礙高附加值業務的自然流行,進而可能對經濟造成損害。
他認為,目前租金高漲情況讓人無法適應,但相信是疫情後經濟快速復甦的過度階段。
他指出,新加坡是一個「昂貴的城市」的原因正是因為許多企業和人員要到這裡來。
特斯拉也指出,本區域各城市正在以各種方式迎頭趕上,例如在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生活品質方面。
以美國舊金山灣區為例,他認為,新加坡要維持特定市場或競爭力才能在成本高昂的環境下,仍能吸引大家繼續前來。
「新加坡必須是高增值產業優越的選擇,即使在成本激增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