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說家薩默塞特·毛姆 ( Somerset Maugham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 ( Herman Hesse ) 、英國小說家拉迪亞德·吉卜林 ( Rudyard Kipling )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夫人柯玉芝等眾多文化名人都曾下榻萊佛士酒店。酒店博物館內有在該酒店下榻過的名人紀錄和他們寫給酒店的信件,以及殖民地時期的行李標籤、旅遊指南等。
無論時間過去多久,Raffles Hotel 最原始的精神還在,猶如新加坡殖民史的縮影:純白色的維多利亞建築,被熱帶花園包圍著,穿梭於其中的服務人員穿著整齊的制服,帶著濃濃的南洋氣息。


一層大堂的 Tiffin Room 英式下午茶是本國人的最愛,每天不到下午 2:00 門外就排起了享用下午茶的長隊。
二樓的 Long Bar 是世界十大著名雞尾酒「新加坡司令」的發源地,由當時的酒保嚴崇文調製而出。據說踩著滿地花生殼進來,吃花生把殼滿地扔是這裡的傳統。


萊佛士名店廊 ( Raffles Arcade ) 迎來全新萊佛士精品店 ( Raffles Boutique ) 和精製零售品牌入駐,很適合挖掘一些小眾但精緻的品牌。這次旅途中也看到很多遊客流連於各個品牌門店之間。


結語
新加坡的建築群不僅是具有實用目的,更是歷史的見證物。從讚美廣場的聖潔的教堂,到良木園的德國城堡類的建築主體,再到萊佛士的維多利亞風格的酒店,都在歷史的進程中潛移默化融入的南洋特有的元素,比如花磚,比如熱帶花園,形成新殖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