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下南洋時,第一個出現在腦海的國家就是新加坡。大約 200 年前,這裡被英國殖民地,也同時開始現代化,吸引了中國人紛紛南下謀生,因此有了下南洋之說。

在漫長的現代化進程中,這裡融合了東西方文明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南洋殖民地文化,歷代傳承。而建築是承載歷史的最鮮明的物體,它們的新殖民風格也讓我有了一探究竟的慾望。

讚美禮堂 Chijmes Hall

我首先參觀的是讚美禮堂建築群。於 1854 年建立,最初被稱為聖嬰耶穌修道院( CHIJ ),作為法國天主教女子學校。讚美禮堂這個名字直到 1990 年才被確定。1990 年10月26日,教堂和考德威爾宮被公布為國家紀念碑。建築的主體是一座哥德式禮堂。


主禮堂的燈分外顯目,交叉拱形天花板旁邊的玻璃面板描繪了聖經的場景以及 12 個使徒。教堂的地板鋪有五顏六色的水磨石瓷磚。現在讚美禮堂裡面的也包含了展覽歷史,展現了很多該地的發展歷程。

翻轉後廊柱上的雕花,還帶著巴洛克那種繁複精緻的樣子。尖角的拱門承襲了經典的歐式風格,打了下殖民地的烙印。


花磚是特別南洋的一個元素。而在這樣一個維多利亞式的教堂內,走廊的材質卻選用了花磚,結合門上的雕花,都是與歐洲經典維多利亞的建築元素迥然不同。而這,才是最有意思的,才證明了歷史進程中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如今,這是一個多用途的禮堂, 用於購物、餐飲、音樂演奏、戲劇表演。這裡更是舉辦婚禮的理想場所。近段時間很火的《瘋狂亞洲富豪》預告中出現的備受矚目婚禮的教堂也是這裡取景。
到了晚上,這裡則搖身一變成為酒吧區,吹著海風,在這個歐式迴廊、擁有古典庭院的華麗教堂里與好友品一杯酒,應該沒有比這更為愜意的生活。


良木園感知春去秋來

如今的烏節路( Orchard Road )是當地首屈一指的購物街,零售店鱗次櫛比。百貨公司 TANG(董氏)附近就有美食街,而有名的海南雞飯也只需要再往上走幾步到文華酒店五樓的 Chatter Box 。
然而,倘若我們把時間調回到百年前的 1900 年,在烏節路還是胡椒種植園時,就有一座都鐸王朝風格的建築坐落於此。
良木園最早建於 190 0年,前身是條頓俱樂部( Teutonia Club ),為旅居於此的德國僑民的聚集地,後也曾作為英格蘭里奇蒙和戈登公爵的府邸。

1918 年,Manasseh 三猶太兄弟買下此地,將其重新命名為良木廳,到30年代這裡被逐步修繕成酒店。20 世紀 30 年代末,酒店已聲名遠播,當時溫莎公爵、英格蘭威爾斯王子等名人都曾來此下榻。1989 年,酒店塔樓獲列為國立紀念物。
掩映於鬱鬱蔥蔥的花園之中,酒店鬧中取靜,距離烏節地鐵站有 7 分鐘的步行路程,距離 Clarke 和 Boat Quay 的眾多夜生活場所有 15 分鐘的計程車車程。


良木園酒店具有德國城堡的外觀,利用城堡雄偉的長柱、精緻的木雕、紅頂六角形塔樓,再現繁榮的殖民時期風貌。內部一個內廳的名稱叫 Tudor ballroom (督鐸舞廳),也有歷史厚重感。
這家五星級酒店酒店客房可享有泳池或花園的風景,我所住的房間可看到花園。而部分客房可直接通往游泳池。平心而論,泳池設置並不新,相反,泳圈的設置還帶著些復古的感覺。


同樣,良木園酒店的硬體設施未必可滿足挑剔賓客的需求,但是衣香鬢影,貴族氣息撲面而來。客房的設置簡潔大氣,香檳色調裝潢展現了寧靜典雅的氛圍,衣帽間內有繁複的吊墜,衛浴也選擇了金銅色的把手。


據說酒店最吸引力的客房是 Rose Marie Suite , 這是一間超過 260 平米的套房,擁有私家花園,獨立桑拿房和私人電梯。
從美食角度,酒店的餐廳也非常出名。Coffee Lounge 咖啡廳提供各種西式和當地單點菜肴。客人還可以在 Gordon Grill 餐廳享用歐洲特色菜,也可以在 Min Jiang 餐廳品嘗四川美食。L'Espresso 咖啡廳以下午茶而聞名, Deli 則供應各種蛋糕。


Raffles 經典

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 雖然本次探尋的建築各有千秋,但我不得不把最具有代表性的萊佛士放到最後介紹。這家具有濃郁殖民地風情的酒店歷史可以追溯到 1886年,見證了歷史,於 2017 年重新修繕後今年八月重新對外開放。我很趕巧在重新開放後進去一品它的美味。
萊佛士酒店位於 Beach Road ,原本只是一個海濱的獨棟木屋,於 1886 年由來自中東亞美尼亞 Sarkies 三兄弟成立,以新加坡的開拓者 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萊佛士爵士)為名。
萊佛士酒店是新文藝復興建築的典範,高頂天花板,宏偉的游廊與熱帶棕櫚樹相映襯,為酒店增添了熱帶風情。


1899 年,由 Swan&MacLaren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新主樓完工,成了萊佛士酒店這頂皇冠上最璀璨奪目的一顆寶石。它被當地政府評為國家歷史紀念建築,是世界少有的19世紀大型旅館之一。
一個世紀以後,經過新一輪翻新的萊佛士酒店將原有的鑄鐵門廊、全木樓梯和石膏裝飾浮雕煥然一新。所有房間都轉變為套房,配柚木地板和手工地毯等古雅裝飾。2017 年初,酒店又重新分三階段進行精細的修復,由著名的室內設計師 Alexandra Champalimaud 操刀,並知名建築設計公司 Aedas 輔助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