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re is an entire future
of incredible things
waiting for you.
--期待你的翻譯@留言區--

2019
三月
貳二
宜:撒歡

新加坡留學吧
感謝本文來源:xinjiapoquan

最新消息,新加坡宣布將在5月1日進行內閣改組,王瑞傑獲擢升為副總理,同時兼任財政部長。
新加坡總理公署文告說,王瑞傑也將繼續領導未來經濟委員會和國家研究基金會。
若李顯龍總理出訪或休假,王瑞傑將會是代總理。

(圖:來源自網絡)
在這新一輪內閣改組,張志賢和尚達曼將卸下副總理職務,雙雙受委為國務資政,他們也會繼續留在內閣。
張志賢會繼續擔任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尚達曼將出任社會政策統籌部長,並繼續就經濟課題為總理提出建議。
針對這次內閣改組,李顯龍總理在Facebook貼文說,我國下一代領導層正在形成,並逐步接替他和他較資深的同事,該團隊正緊密合作,建立公眾對他們領導國家的信任和信心。
李總理呼籲所有國人支持新一代領導層,與他們共同合作,為新加坡創造美好的未來。

(圖:來源自網絡)
此前,多方媒體猜測,王瑞傑將接受新一屆新加坡總理。
其中,最有力的說辭就是,新加坡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公布由財政部長王瑞傑出任第一助理秘書長,料將成為總理李顯龍接班人。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媒體披露一些小故事凸顯王瑞傑親民風格,說他「和藹卻不失剛毅」。
王瑞傑2016年5月曾中風,整整昏迷6天,但他醒後還無法說話時,第一件事竟是寫字問「今天有內閣會議嗎?資料呢?」
他在醫院住了6周,但生病後3個月又重返財政部長的工作崗位。

(圖:來源自網絡)
此外,王瑞傑私底下還是個音樂天才,從一張王瑞傑的社群媒體照片顯示,他開心地彈著吉他與人同樂;他也跟李顯龍一樣能說多種流利語言,一段影片顯示王瑞傑在人民行動黨一場集會上,能以流利的福建話與普通話發言。
新加坡「海峽時報」今年5月刊出一篇深度專訪,形容王瑞傑「和藹可親下有著剛毅決心」。
文章一開頭就引述一段小故事。在王瑞傑年輕時擔任警察的某一天,他開著巡邏車發現有個紅綠燈故障,他馬上就停車並站在立達路下段(Lower Delta Road)路中央,在川流的車陣里指揮,避免交通打結。
王瑞傑回憶說:「我必須直覺反應,視情況讓車潮紓解後趕快離開,以免我成了堵車元兇。」
在擔任裕廊(Jurong)警署署長時,王瑞傑也有過直覺反應式的立即決斷,當時是他率員突襲建物搜索非法移民,警方行動往往需瞬間決斷。
「人得當機立斷,決定逮人與否、是否要開槍等。」

(圖:來源自網絡)
王瑞傑公職生涯30多年,當過警員、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書、金融管理局長、教育部長及財政部長。
王瑞傑生於1961年,他所住的「紅丘」(Redhill)鄰里不乏幫派分子等,龍蛇混雜,但他擁有美好的兒時記憶,像是住家有很多植物,他也喜歡爬樹,家裡也有養豬、雞,雖是潮州人,但王瑞傑能說流利的福建話。
小學畢業後,王瑞傑進入當地名校萊佛士書院(Raffles Institution)就讀。他十分懷念這段中學時光,當時他參加社團、編校刊、玩玩電子類小東西和打排球,不過他謙稱自己不是手腳靈光的類型。
一名老同學回憶,王瑞傑有個綽號叫「汗仔」(Sweat),並非是他很會流汗,而是同學覺得他個性勤奮,將他名字王瑞傑(Heng Swee Keat)當中的Swee Keat拼在一起所取的綽號,「他就是那種暖男型,人人樂於跟他打成一片」。

(圖:來源自網絡)
以優異成績從萊佛士書院畢業後,王瑞傑以警察獎學金赴英國劍橋大學念經濟系,留英是他首次在海外生活,並在劍橋遇見了日後的另一半。
王瑞傑公職生涯里有15年服務警界,其中有5年是在刑事偵查部門。
1997年他轉入政府部門,任職教育部、當過貿工部常務秘書、金管局(MAS)局長;後來他擔任當時總理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書,這是他公職生涯的一大亮點。
藉由觀察李光耀與各國領袖互動及處理像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等棘手難題,讓王瑞傑獲益良多;李光耀還曾形容王瑞傑是「歷來最棒的首席私人秘書」。
從李光耀身上學到的東西10年後也的確派上用場,在王瑞傑任職金管局時,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但新加坡安然過關。2011年他接任教育部長,2015年轉任財政部長迄今。

(圖:來源自網絡)
隨和的王瑞傑也有發火的時候。
在當教長時一次與民有約的場合,有對父母帶著女兒,要王瑞傑幫忙調整女兒的就讀中學,在他說明無法幫忙後,那個母親大怒並咆哮離場。
王瑞傑事後打電話叫回那對父母,當面告訴那個母親為人父母對孩子身教的重要,且僅以選民服務為由下令教育部幫忙,是不對的事。
訪問他的記者說,他當天一定流失了選票,王瑞傑說:「我不曉得,但我不認為可以做不對的事。
如果為了做對的事得失去些選票,我想就必須這樣做,才能施政下去,否則政府會失去一切威信。」

(圖:來源自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關係是新加坡總理必須掌握好的一環,總理接班人王瑞傑想必也能夠勝任。
在公共服務領域工作27年,又曾經擔任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書,從政之後又多次訪問中國並同中國領導人和官員接觸,財政部長王瑞傑可以說是推進新中關係的「老手」了。
王瑞傑第一次隨李光耀到中國訪問是在1997年,那一趟走訪了北京、上海、蘇州、廈門和廣州,見證了中國中央政府、各省市領導人及年輕一代對發展經濟的無窮動力和毅力,深深意識到新加坡需要加深與中國的往來,同中國一起成長。
帶著這個想法,王瑞傑到不同政府部門工作時,都積極推動新中互動往來。
2000年任貿工部常任秘書時,王瑞傑為了鼓勵更多新加坡人到中國去而啟動亞洲工商人才(Asian Business Fellowship)培訓計劃,由政府資助公司送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到中國工作。
2001年改任貿易發展局(現已改名為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時,他積極推動新中貿易。
2010年7月,新中簽署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約300億新元)的貨幣互換協議,王瑞傑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
2010年4月,也就是在踏入政壇之前的一年,王瑞傑還特地花了三周重遊北京、西安、重慶和廣州,尤其是到他平時工作以外較少接觸的地方,比如大學和農村,與大學生、其他領域的領導人等打交道。
2011年當選國會議員後進入政壇,不管是任教育部長或財政部長,都讓王瑞傑有多次接觸中國官員的機會。
應該說,王瑞傑對中國40年來改革開放,體會最深的一位。
隨著中國的發展,王瑞傑對新加坡年輕一代的華文學習相當樂觀。
他經常帶家人到中國度假,起初孩子比較排斥,因為小孩子都喜歡到有迪士尼的國家,但是隨著他們長大,他們都上特選中學,修讀高級華文,也越來越懂得欣賞中國。
公務繁忙的王瑞傑在2016年5月不幸中風倒下。病癒之後,他去年11月訪問中國,成了中共十九大後第一個訪華的新加坡部長。
去年6月,王瑞傑再去了一趟中國去,他在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接班後,希望「新朋友也會成為老朋友、好朋友」。
最後一站在北京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王瑞傑分享了他對中國領導人的觀察。
王瑞傑說,「中國領導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們都是從非常嚴格的系統中選出的,從初級做起,在不同崗位接受考驗,證明了本事後才層層往上升。」
李光耀曾形容,王瑞傑是自己所擁有過「最好的秘書」,只可惜個子不高,在群眾大會上較吃虧。
但有時候,身高真不是問題...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