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起時間不長但發展迅速、始終變化著的網上購物行業中,韓國企業家具永培(Ku Young Bae)可謂是一枚「老將」了。
這位連續創業者最出名的作品是創立於1999年的 Gmarket —— 當年韓國版的 eBay。
十年後,具永培將 Gmarket 賣給了eBay,轉戰新加坡,推出了電子商務平台 Qoo10(發音:Q-10)並再次獲得成功。在Qoo10的平台上,消費者可以買到化妝品、奶粉、服裝、家具等各種商品,它們來自亞洲各地的中小商家和製造商。
回顧起 Qoo10 平台建立初期的小心謹慎,53歲的具永培說道:「與新晉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和自信相比,我的思維更傳統、更老派。」
他提到像淘寶和新加坡的 Lazada(阿里巴巴旗下東南亞在線購物網站)這樣的平台,說:「它們能夠專注於迅速擴大規模、搶灘市場,而不計成本損失。而我沒有條件去這麼做。」

Qoo10 創始人兼 CEO 具永培| 圖片來源:AFP
根據全球支付服務提供商 Worldpay 的數據,去年,新加坡電子商務行業總價值是40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這一數值將以兩位數增長,並在2022年達到100億新加坡元(合74億美元)。
這樣巨大的商機吸引了眾多競爭者加入,資金實力相對一般的 Qoo10 在其中就像《聖經》中的勇士大衛那樣,挑戰著資源豐富的行業「巨人」。
「巨人」們中包括 Lazada 和 Shopee,前者自2013年以來共融資40億美元,而後者僅在今年3月就籌集了15億美元。相較之下,Qoo10雖背靠eBay,但自成立起才獲得2.3億美元投資。
同樣,在員工數量方面,Qoo10也「相形見絀」。Lazada 和 Shopee各僱傭有8000多名員工,而Qoo10隻有600人。
然而 Qoo10 卻一直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電子商務網站。今年第一季度,Qoo10 訪客量超過了790萬,遙遙領先於 Lazada 的740萬和 Shopee 的250萬。
具永培表示:「Gmarket 和 Qoo10 創建時間更早。在電商領域我們已經默默耕耘了近18年,所以我們無需依賴大型營銷活動或社交媒體,也不需要像其他平台一樣搞低價促銷……我們所做的就是不斷更新、改進我們的平台。」
一直以來,Qoo10 與商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並因此受益良多。具永培表示:「與我們合作的商戶共計4萬個,其中光是新加坡商戶就有1.5萬。我們不想把重點放在利潤率和低價策略上,而是要對中小企業給予更多關注,跟我們合作的商戶來自韓國、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和香港。」
本地化是 Qoo10 的致勝法寶。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副教授 Trevor Yu 說:「雖然背靠著像 eBay 這樣的跨國集團,但 Qoo10 一直在考慮新加坡用戶的品味和網上購物習慣,努力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教授簡介
Sarah Cheah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組織管理系 副教授
南澳大利亞大學商業與管理學 博士
研究領域:創業、開放式創新、國家創業體系、科技創業等

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Sarah Cheah 表示贊同:「Qoo10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購物平台,它的優勢就是熟悉新加坡消費者的偏好。像它這樣的小型平台更願意處理小訂單,與交易量較小的商戶簽約。相應的,大型購物平台因為規模原因,需要一定的訂單量來顯示他們在交易中的作用。」
她還表示,在商業模式中,高效的物流、服務和交付也十分重要。
「對新的區域性購物平台來說,一切以搶占市場份額為中心,犧牲運營效果也在所不惜,」她如是說,「因此,他們用折扣等激勵手段吸引消費者,卻不怎麼考慮這種手段的盈利性和持久性,忽視了高效運營的作用。」
Qoo10 能否將在新加坡的成功戰略「複製」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仍有待觀察。這些國家的網絡日漸發達,民眾對網購也越來越熟悉,這裡的電子商務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Lazada 和 Shopee 是馬來西亞訪問量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據在線資料庫 Statista 統計,去年,馬來西亞電商市場價值13.1億美元,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25.3億美元。
在印度尼西亞,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則是 Tokopedia 和 Bukalapak 等本國電子商務平台。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數據顯示,2017年該國電商市場價值為170億美元,預計在2022年將達到550億至650億美元。
具永培對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我們之所以把 Qoo10 的日本業務賣掉(Qoo10 日本於今年2月被eBay收購),就是為了專注於東南亞市場。」
「但事實上,東南亞市場的發展還處在早期。東南亞有6.5億人口,但這裡的電子商務市場總值加起來也只有250億美元。韓國只有5000萬人口,我一直以為這個市場太小,但它的電子商務市場價值卻高達1000億美元。東南亞確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增長速度快,但基數太小了。即使再增長五年,它也將只相當於韓國市場的六分之一。」
除了擴張之外,具永培也希望 Qoo10 能夠上市,但並不急於當下。
他表示:「就業務規模和市場基礎而言,Qoo10還沒有做好 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準備。雖然我們的業務在新加坡發展得非常好,但整個新加坡市場還是太小,無法說服更多投資者。但是,我們確實希望能在2021年提出上市申請。」
對於來自大型網購平台的競爭,具永培則認為「多多益善」。
「就目前來看,我說不上Qoo10是以小勝大的『勇士大衛』,還是本身就難以戰勝的『巨人』。但如果沒有那些資金雄厚的大型電商平台,物流、支付等基礎設施就無人投資建設了。」他表示,「在某種程度上,東南亞就需要這樣縱觀全局的明智投資。」
文章轉自 "36氪出海"(wow36krchu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