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日),《海峽時報》新聞室收到了一個不明包裹,有三名員工在接觸到這一包裹後,紛紛感到眩暈!

天啦!包裹裡面難道有乙醚嗎?還是有其他致命的東西?趕快報警!
於是,警方和民防部在接到通報後,便趕到了位於大巴窯北的新聞中心展開調查。
事情現在還在調查中。
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做一個媒體人,真的要面臨很多危險!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奔赴前線記者。
無論是戰地記者還是報道自然災害的記者,都面臨著可能危及生命的危險。
戰地記者要穿梭在槍林彈雨中,面臨隨時會被突如其來的子彈打中,或者被炮彈擊中的危險。

而報道自然災害的記者,更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捲入其中。畢竟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誰也無法保證安全。

甚至在採訪時,有時憤怒的民眾會直接出拳毆打記者。
或者場面非常混亂,推攘中傷及記者。今年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被控上法庭當天,在採訪納吉過程中,場面一度混亂失控,一名外國記者受輕傷。

但是你別以為只有前線記者危險。這次《海峽時報》的工作人員是在辦公室受到了威脅,他們可是後方人員。
就舉個最近的例子吧,前段時間沙特記者失蹤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後來證實他是被暗殺的。
他做了什麼嗎?沒有,他只是寫寫稿件,抨擊時政,結果惹來殺身之禍,迫不得已逃到國外避難。

結果因為為了跟自己的女友結婚,進入大使館後,他便再也沒能活著出來。
中國電影《紅海行動》中也有一個情節。女記者因為寫的報道觸犯了某一集團的利益,先是被威脅,被迫離職。接著她的汽車被放了炸彈,自己僥倖逃脫。

所以,別以為坐在辦公室里就絕對是安全的。
這次的不明包裹不僅是提醒了媒體人要注意安全。畢竟誰都有可能收到一個來源不明的包裹,所以大家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避免著了道。
順帶一提,沒事別給眼哥寄包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