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本地經濟低迷可能已觸底 失業減薪仍持續

2020年07月16日   •   3萬次閱讀

儘管新加坡最惡劣的經濟萎縮期已過,但經濟師預計後半年還有更多人會被裁員和減薪。

貿工部昨天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受2019冠狀病毒阻斷措施和外部需求疲弱影響,我國經濟第二季年比萎縮12.6%、季對季收縮41.2%。數據顯示,由於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季對季萎縮,我國經濟正式陷入技術性衰退。

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急劇下降是因為其中兩個月份,即4月和5月,本地實施了阻斷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擴散。在阻斷措施實施期間,商店和辦公室都關閉,經濟幾乎停滯不前。

《今日報》引述經濟師表示,經濟萎縮已在第二季觸底,從第三季開始會慢慢走向復甦的方向。

他們說,預計經濟還是會持續萎縮,但跌幅將放緩。

經濟師也認為,勞動市場可能持續疲弱,公司持續裁員和減薪,情況甚至會在未來兩個季度加劇。

華僑銀行財政研究和策劃主任Selena Ling說,到了第四季度或明年初,新加坡的勞動市場將面臨真正的考驗。這是因為政府為舒緩疫情所帶來的衝擊所推出的補貼,到了第三季度就會結束;最後一筆僱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的薪金補貼政府會在10月撥出,而中小型企業的租金減免則會到7月底為止。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Irvin Seah表示,政府的援助配套讓勞動市場不會受到更嚴重的衝擊。他表示,儘管第一季的失業數字較溫和,但從第二季度開始勞動市場情況會急劇惡化。

此外,他表示,薪金也會顯著減少,因為有些公司雖然沒有裁員,但會減薪或要求員工拿無薪假;就算經濟開始好轉,公司也會謹慎招聘,一般會先確保收入來源穩定後才會聘請新人。

他建議政府可以延長援助配套,協助受疫情嚴重打擊的業者,讓勞動市場不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巴克萊銀行經濟師Brian Tan說,儘管經濟活動已逐步重開,但消費者的需求將不會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他以餐館為例子,為了要保持安全距離,餐館的客容量受到限制。

此外,消費者也不大願意花錢。

Selena Ling說,第二階段解封后,一些零售店重開所帶來的「新鮮感」已過,消費者消費也變得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