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東北海岸沿線最大的紅樹林卡迪蒙蘇或提前在2023年底前發展成自然公園並對外開放。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透露,屆時公園將建有步道,方便公眾從陸路抵達。
時任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今年3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國家發展部開支預算時曾宣布,
新加坡到了2030年將增加200公頃的自然公園,面積約是新加坡植物園的兩倍半。其中一個就是占地40公頃的卡迪蒙蘇(Khatib Bongsu)自然公園。
卡迪蒙蘇是我國三大沿海濕地之一,擁有大量紅樹林和次森林。這裡早年曾有甘榜,村民經營魚池、蝦池和果園等,
後來從1990年代起歸國防部所有,用作軍事訓練場地。目前若要進入卡迪蒙蘇陸地,須先向國防部提出書面申請。
因此,公眾一般是從三巴旺出發,沿水路到達卡迪蒙蘇河。

(圖片來源網絡)
綠意蔥蘢的卡迪蒙蘇雖然極大保留了島國少有的原始面貌,但岸邊和水面卻不時發現漂浮的垃圾,
如塑料品、輪胎、口罩和手套等,甚至還有馬桶,估計是過去甘榜的遺留物,或因水流與潮汐作用漂來。
根據新加坡自然協會2013年的一份報告,卡迪蒙蘇除了有本地瀕臨絕種的紅樹林植物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
也記錄了185種留鳥與候鳥出沒,占我國鳥類總數的49%,其中13種名列記錄我國瀕臨絕種生物的《新加坡紅色資料書》。

(圖片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明年將與至少五所中學合作 讓中一學生實地探訪紅樹林
黃國光表示,明年將與義順中學等至少五所該區中學合作,讓中一學生在地理課學習紅樹林系統時,能到卡迪蒙蘇進行實地探訪,
並打算在我國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後,開放讓居民報名申請參與劃皮艇清理垃圾。
「卡迪蒙蘇是我們須要珍惜的重要區域。我們希望居民也加入我們的行列,更加了解生物多樣性的課題,並在拯救新加坡寶貴的綠地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