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國際開放性城市,新加坡的稅收政策是比較友好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和專業人士。它的友好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這篇文章就從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出發進行闡釋。

納稅人
定義納稅人,其實就是定義誰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是新加坡的納稅居民。外國人在一個自然年內,如果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超過 183 天,也屬於新加坡的納稅居民。新加坡的納稅居民按同一種個人所得稅稅率計稅。
外國人在一個自然年內,如果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 61 至 182 天,也要交個人所得稅,但是按非納稅居民稅率計稅。
外國人在一個自然年內,如果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不超過 60 天,不必交個人所得稅。
新加坡對納稅人的定義是比較常規的。它的友好性在於,新加坡只對納稅人在新加坡本地的收入計稅,不對納稅人在海外的收入計稅。
應稅收入
在新加坡,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項目包括工資、薪金,個體經營所得,出租住房的租金。而下面這些在其他國家有可能被徵稅的收入,在新加坡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般銀行利息,本地公開市場股息,財產轉讓資本利得(常見的是買賣本地公開市場的股票獲利),偶然所得(即中獎)。
減免項目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目有很多,它們體現了政府的社會導向。常見的減免項目包括:CPF(包含個人部分、公司部分和自願充值部分),個體經營的花費,出租住房的花費,慈善捐贈,人壽保險,SRS,基本收入減免,課程費用,支持有需要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孩子,國民服役,雇用女傭使得家庭女性可以參加工作,單親媽媽等。我在之前的文章《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的申報攻略》和《新加坡對在職母親的稅務減免優惠》裡面都對這部分內容有具體的說明。
稅率
新加坡的納稅居民按照階梯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其中年收入不超過 20,000 新加坡元的部分免交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稅率從 2% 開始逐級遞增,最高稅率是 22%。具體的稅率表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新加坡稅務局(IRAS)
這裡舉例進行一次計算。假設張先生在新加坡工作,稅前年收入扣除所有減免項目後是 60,000 新加坡元,他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60,000 – 40,000) × 7% + 550 = 1,950 新加坡元。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與中國比起來怎麼樣呢?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非個體經營者)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稅務總局
同樣地用張先生的例子進行計算,簡單認為
1 新加坡元等於 5 人民幣。如果張先生在中國工作,稅前年收入扣除所有減免項目後是 300,000 人民幣,他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36,000 × 3% + (144,000 – 36,000) × 10% + (300,000 – 144,000) × 20% = 43,080 人民幣,摺合約 8,616 新加坡元。
從對比中可以看出,相對於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是比較低的。
這篇文章只是新加坡稅收知識的入門介紹。大家有什麼相關的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我進行討論,比較集中的問題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統一為大家解答。
配圖: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TONY的私信號:tonydeng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