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人力部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人力部於3月25日發布《2023職位空缺報告》!報告顯示,新設職位空缺從前年的38.7%,增至47.3%!此外,新加坡職位空缺高達7.98萬,每1人失業就有1.74個崗位待選!
而在這些空缺崗位的行業里,新加坡目前最缺的職位為: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PMET),目前有57.2%的職位空缺,比2022年更缺人。特別是在資訊通信、金融與保險服務、專業服務以及衛生與社會服務業,最為缺人。
新加坡就業市場在去年一片「哀鴻遍野」。到今年,每年都有一個大企業裁員,上周甚至還有大裁195人的情況!這兩年,新加坡各行各業都遭受打擊,很多企業運營難以為繼,有人失業、有人被裁。
然而,在這個新聞的背後,還有另一個消息:裁員潮其實並不代表企業不需要人了.....
新加坡人力部最近公布的《2023年職位空缺》報告說明了這一點。各行各業都有職位空缺。職缺與求職者的比例為1.74比1,相當於每個求職者有近兩份工作可以選擇。

針對這些挑戰,新加坡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
01 首先,政府大力推進工作改造計劃,通過培訓和再培訓提高當地勞動力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
02 此外,政府還提高了轉業計劃的工資金支持上限,以鼓勵僱主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
03 同時,政府也在積極吸引外籍人才。除了放寬移民政策外,還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來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來新加坡工作和生活。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新加坡在全球競爭中保持活力領先地位。
新設職位空缺增比率最高的一年 01 新加坡最缺職業前3曝光
報告顯示,報告中,除了著重提到了新加坡2023年的失業人數,是2022年的一倍之外,還提出了一個點:新加坡目前勞動力市場正處於緊缺狀態,也就是有工作崗位,但沒有符合要求的人才。新加坡新設職位的空缺率從2022年的38.7%增至47.3%,是人力部自2018年展開職位空缺調查以來,比率最高的一年。
這意味著,其實去年企業在本地創造的很多工作,並沒有找到人順利填補上。很多企業的裁人是為了降本增效完成企業重組,並不是真的不需要人了。這個現象在科技領域最為明顯。

圖源:《2023年職位空缺報告》
報告顯示,新加坡目前最缺的職位為: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PMET),目前有57.2%的職位空缺,比2022年更缺人。特別是在資訊通信、金融與保險服務、專業服務以及衛生與社會服務業,最為缺人。
報告顯示:
PMET(白領)職位空缺,排名前3的為:軟體、網頁及多媒體開發人員,教學與培訓專業人員,商業與銷售人員。
非PMET(藍領)職位空缺,排名前3的為:服務員、清潔工和門面銷售員。

圖源:《2023年職位空缺報告》
新加坡職位空缺高達7.98萬 02 1人失業就有1.74個崗位待選
新加坡的勞動市場持續緊縮,處於「中度緊張」的狀態,即「工作找人」。
2023年第四季《勞動市場報告》數據顯示,新加坡去年12月底的職位空缺總數到達7.98萬。
雖然相比2022年底的12.44萬職缺有所降低,但職缺與求職者的比例仍高達1.74:1,相當於每1位求職者,有近2份工作可選擇。
去年第四季度,新加坡裁了3460人,比前一個季度的4110人來得少。被裁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中,61.5%能在半年內找到新工作。

人力部處長:今年勞動力需求增加 03 僱主招人願意放寬文憑要求
為了請人,一些僱主不惜加錢。據《聯合早報》報道,2022年僱主們招軟體、網頁及多媒體開發人員的薪水,最少也有4200新幣。一年後,薪水直接漲到了至少5000新幣。
不僅是待遇給的更好了,另外一個現象是:在招聘這類人才的過程中,僱主還願意放寬文憑的要求,更專注於求職者所掌握的技能和他們的資歷等等。


有68.3%的僱主透露,如果求職者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技能或態度佳,他們就會考慮放寬求職要求,對這些人大開綠燈。
事實上,新加坡對於科技人才的需求旺盛,似乎早有預兆。
去年12月,招聘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在對300多名本地專業人士和企業進行調查後發現,人工智慧、科技和可持續發展受到看重,預計明年企業對這類人才的需求會增加。

此外,調查也顯示,科技領域的人才明年在換工作時,預計將獲得10%到15%的加薪,一些人才短缺的領域加薪幅度更高達25%。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也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提高員工素質的基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多年來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表現優異,也充分幫助學生做好踏入職場的準備。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中,有九成在畢業的六個月內找到工作。
除了學校教育,政府也為本地勞動隊伍提供培訓的機會,讓人們掌握增長領域所需的技能,陳詩龍醫生說:「政府充分認識到變革和顛覆的步伐在加快,因此勞動力的培訓不只是為了跟上步伐,也要儘可能領先變革一步。」
「我們將繼續支持僱主提高員工的技能和再培訓,以適應新的工作崗位,並在經濟不斷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下,採用以技能為基礎的招聘方式。」


人力部長: 04 新加坡幾乎全民就業 企業擴招只能找外國人
隨著新加坡居民就業人數的飽和,以及本地人生育率的下降。人力部研究及統計處長洪文興表示,新加坡居民就業不太可能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就業人口增長主要在非居民人士,尤其是建築業。
陳詩龍部長也強調,新加坡已經幾乎達到全民就業!企業要擴招只能找外國人。
「企業接到訂單時,肯定要增聘人手,但本地勞動力已經飽和,僱主當然就會聘用外國人。難道我們要叫這些企業不要擴充嗎?」陳詩龍說。

新加坡國際人才培育計劃 05 也促進了留學生畢業就業
至此,新加坡政府已先後推出國家人才培育計劃。
【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
The 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me,簡稱GRTP。將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以及派年輕畢業生出國工作。
新加坡的「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是從之前的「人才引進」變成「人才輸出」,不過與一般的「人才輸出」有所不同的是,將新加坡本地的人才輸送至新加坡的海外公司。

「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未來五年,將為工藝教育學院、理工學院、大學生和年輕畢業生提供5000個海外實習和工作機會。希望通過計劃提高年輕人對海外市場和課題的認識和了解。
目前已有至少60家本地公司加入計劃,提供具體的職位,協助年輕人走向海外。另外,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和高等教育學院將共同為海外實習提供旅費和生活津貼,同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也將為加入計劃的本地企業提供高達七成的津貼。
擁有國際化視野以及國際化教育的新加坡,未來將繼續同全球和區域接軌,強化全球視野並擔任領導職務,吸引更多人才在新加坡發展。這也對留學生畢業後留新工作、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鼓勵作用。
來源:網絡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