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的復甦雖不如預期,但有一個領域卻有大筆收入進帳,屢創紀錄表現優異:
當地的電影發行商及戲院業者。
追蹤電影票房的兩大應用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9月,在中國戲院上映的電影票房,總金額高達234.4億元(約44.7億新元),是史上該時期的最高金額。
當地戲票銷售額一般在夏季(6月至8月)最熱門紅火,今年這三個月的銷售額就達206億元(約38.4億新元),打破了2019年的紀錄。
據統計,過去四個月,超過5.7億名觀眾買票進戲院看戲。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陳旭光教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說:
「經濟出現危機,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去看場電影符合低收入及中等收入觀眾的消費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季助中國戲院票房蒸蒸日上的,不是美國好萊塢大片,而是中國本土製作的 Made In China 電影。
其中,懸疑犯罪片《孤注一擲》、《消失的她》以及奇幻史詩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都有相當亮眼的票房成績。
《孤注一擲》甚至以35.2億元(約6.63億新元)的票房,成為中國今夏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反之,同期推出的好萊塢作品《芭比》及《奧本海默》,雖然問世時曾在全球造成轟動,在中國卻似乎沒有激起太大的迴響。

過去四個月,中國超過5.7億名觀眾買票進戲院看戲。(環球新聞網)
CNN在同一篇報道中估算,迄今為止,美國電影今年的票房僅占中國戲院票房的約14%。
CNN指出,倘若這個趨勢持續至今年年底,這將會是超過10年以來(不包括疫情暴發衝擊戲院業者期間),好萊塢電影在中國上映後票房最差的一次。
劇情影射東南亞詐騙案猖獗?
中國戲院業務在疫情期間飽受衝擊,如今重見天日,而且是本土電影更勝一籌,可稱得上是雙喜臨門。
雖然戲院業者和製片商應該都能「笑到最後」,但這幾部作品的輝煌票房,卻讓東南業旅遊業者一點兒也笑不出來。這主要歸咎於電影中的寫實情節。
如果有蟻粉像紅螞蟻一樣沒看過這些電影,這裡先科普一下:
《孤注一擲》宣稱改編自真實詐騙案例,講述一名電腦程式員(由中國男星張藝興飾演)在新加坡接受了一個虛假的工作機會後,被販賣到一個與泰國極為相似的無名國家,陷入東南亞一個暴力詐騙組織的故事。

中國男星張藝興在電影《孤注一擲》中飾演一名電腦程式員。(嘉華戲院提供)
在《消失的她》電影里,一名女子和她的丈夫到東南亞一個假想的國家旅遊,最終慘遭殺害。
不少看過電影的中國網民都說,這兩部標榜反詐騙的電影,設定的情節都劍指東南亞國家,也加深了中國觀眾對東南亞的既定印象:東南亞儼然就是一個詐騙和其他罪案十分猖獗的地區。
一名網民留言寫道,《消失的她》中女主角失蹤後遇害、《孤注一擲》的劇情說的又是在東南亞被詐騙和綁架,「這樣一來誰還敢去東南亞」?
也有網民點評《孤注一擲》時說,「如果看過或者了解過有關東南亞詐騙的現實,你就會發現,《孤注一擲》已經拍出了那些它所能拍出來的現實」,言語間似乎對電影劇情相當信服。

(網絡截圖)
一名觀看了這兩部電影的觀眾則告訴《海峽時報》,《消失的她》中男主角感到無助的幾場戲給她留下的印象是:片中那個虛幻的東南亞國家的警察很不可靠。
她說:
「就算他們能聽得懂我說什麼,我不認為能相信當地警察可以幫到我。」

有觀眾看完《消失的她》後,頓時對片中描述的東南亞警方失去信心。(網際網路)買戲票比買機票更有安全感
電影成功製造話題,還讓觀眾走出電影院久久無法釋懷。多項數據也反映,幾個東南亞國家這段時間確實未能成功吸引中國旅客回流。
今年6月,泰國旅行社協會指出,相較於泰國的政治不確定性,潛在中國旅客更擔心到訪泰國時陷入騙局。
泰國8月份剛對中國旅客放寬簽證限制,泰國新任總理賽塔上周又宣布,會制定新政策以吸引更多中國旅客前去遊玩。

泰國總理賽塔上周宣布,會制定新政策以吸引更多中國旅客前去遊玩。(路透社)
2019年疫情暴發前,入境泰國的中國旅客人次達1100萬人次,當時占泰國外籍旅客人數的27%,但這個比例在今年1月至8月間,已銳減至12%。
加上本月初泰國發生槍擊案,對旅遊業更是重重的一擊。泰國當局要力挽狂瀾讓中國旅客抵境刺激經濟,看來打的是一場持久戰。
除了泰國,緬甸和柬埔寨今年初也因人口販運事件備受關注。
《環球時報》日前報道,由於擔心電話詐騙,中國遊客拒絕到訪緬甸,並引述調查揭露,受訪的9298名中國網民中,多達96%坦言出於安全隱憂不會考慮到緬甸遊玩。
另有數據顯示,柬埔寨的中國旅客占比,已從36%跌至10%。
電影情節在多大程度上負面影響了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形象,沒有相關數據可參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看過電影的觀眾或多或少都會默默在心中,對這些本應是旅遊勝地的國家扣分。
當然,如同開篇提到的,中國經濟的前景目前仍不明朗,也讓許多中國民眾擱置出國旅行的計劃。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買張戲票暫且逃離現實,確實比買張機票踏出國門經濟實惠得多,也安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