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們滿懷希望地乘風破浪抵達新加坡。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出人頭地,創造神話。

但在新加坡待久了,似乎產生了很多錯覺:
新加坡地方很大
新加坡人很少
新加坡很冷
新加坡英語很差
新加坡房子很便宜
01#錯覺一:新加坡很大
來新加坡之前,查過攻略,新加坡只有約730平方公里,還沒有北京一個區大,在地圖上更是個很難找到的小紅點。

但在新加坡待久了,卻總感覺這個國家很大。
從東部坐地鐵到市中心,需要1個小時;

上班通勤,1小時起步;
在新加坡生活了十多年,還有很多地方都沒去過;
到新加坡去散步,看的距離不太遠,卻常常走到雙腿廢掉;

準備了7天6晚的新加坡佛系之旅,沒想到走成了特種兵;
還有網友說,他有些年輕朋友情侶,一個住在新加坡東部,一個住在新加坡西邊,一兩周才見一次,同一個城市談出了異地的感覺。

新加坡這個國家,是怎麼做到又小又大的,太神奇了!
02#錯覺二:新加坡人很少
來到新加坡前,人們都知道新加坡人口多,近600萬,人口密度比北京高六倍,比上海高兩倍。自己還想著這得堵成什麼樣?!

但在新加坡待久了,總感覺沒那麼多人。
市中心是這樣的

濱海灣是這樣的

組屋樓下是這樣的

馬路上是這樣的。

要不是每天坐地鐵經歷早高峰、晚高峰,差點被擠成餅,誰能相信新加坡能放得下600萬人啊,這一點都不像。
新加坡這個國家,是怎麼做到人又多又少的,太神奇了!
03#錯覺三:新加坡熱的受不了
來到新加坡前,我知道那是一個靠近赤道的地方,那時我不知不覺地帶進非洲朋友們的印象。
但在新加坡待久了,總感覺沒那麼熱。

新加坡挨著海邊,時不時有風吹來,溫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在新加坡生活習慣了,平常下雨比較多,不沉悶,感覺沒有那麼熱。

室外步道都有遮陽棚,小區樓下也是路路通,透氣又遮陽,基本曬不到太陽,也就不熱了。

新加坡出門在外,必須備一件大衣,乘坐地鐵巴士和其他公共運輸工具,氣溫低會凍死人。

商店、旅館、辦公樓、飯店、電影院等,全都有空調,溫度超低,還有冷飲,不被凍著就不錯了。
新加坡這個國家,居然做到了又熱又冷,真的是很神奇了!
04#錯覺四:新加坡英語很差
來新加坡之前,就知道新加坡是個雙語教育的國家,中英文都挺好,而且很出名。
但來新加坡之後,才發現他們說的英語都聽不懂。
初到新加坡時,聽新加坡人說什麼話都有種似懂非懂、憂思不明白之感。
看電視劇學了半天,也沒學會怎麼說Singlish,但中英文混雜倒是學會了。
聽說新加坡人的英語,連英國人都聽不懂。

Singlish的讀音,很有特色:
1. 非常簡略:three——讀作tree,walk——讀作wok
2. 語氣助詞:Walao eh!Can lah~Wah
3. 摻雜其他語言:我們一起去makan,can?
4. 中文直譯:This book you want or not?
新加坡這個國家,是怎麼做到語言又強又差的,真神奇!
05#錯覺五:新加坡的房價很便宜
在我來到新加坡之前,我經常聽說新加坡的房屋政策,聲稱外籍人士購房需要支付60%的額外印花稅,這一費用實在是太高了。外國人買房,動輒200萬新元,還有120萬新元的額外印花稅,加一起就320萬新元(約1738萬人民幣)。
但在新加坡待久了,卻總感覺房子一點也不貴。

身邊的同事快結婚了,聽他說已經準備好買房子了,他上班幾年攢了些錢,夠首付了。
李顯龍說,新加坡不缺房子,人人都買得起,但缺寶寶大家要趕緊生。
昨日看到一則消息,新加坡有一個「拾荒者」,他有一個家不住在路旁,只為守護收的舊物品。天吶也是很奢侈的。

據說基本上所有新加坡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每個人都能買得起,年輕人大學畢業攢兩年錢就能買。
而且新加坡的組屋確實很便宜,一套90平的房子,只需40萬新元。新加坡人買房只要10%的首付——4萬新元。對於月薪3、4千新元的年輕人來說,攢幾年也就夠了。
新加坡這個國家,房價又貴又便宜,也太有想法了!

久居新加坡,無不有錯覺。但是估計新加坡的日子過得貴氣這個印象恐怕從來就沒有幻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