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交通管理局(LTA)宣布,從今年第四季度起,新加坡的人行道將逐步轉變為「行人專用道」,以提升行人尤其是年長者和孩童的安全。新規將在明年7月1日開始執行,違反規定者將面臨最高2000元的罰款,或最長三個月的監禁,或兩者兼施。
陸交局表示,這一改變是對日益增長的活躍通勤工具使用量和人口老齡化的回應。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在碧山視察新完成的腳踏車道網絡時宣布了這一消息。他強調,此舉將更好地保障不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陸交局的數據,2019年人行道上發生的活躍通勤工具相關意外共303起,去年下降至76起。徐部長解釋說,劃定行人專用道並非因為道路變得更危險,而是新加坡已經建設了足夠多的腳踏車道,可以明確區分行人和騎行者。
陸交局將在人行道上漆上「行人專用道」圖標,以方便公眾辨識。這些圖標將每50米出現一次,以提醒公眾注意。行人專用道將僅限行人和電動行動輔助工具使用,如電動輪椅,且電動行動輔助工具的時速將從10公里降至6公里。
徐部長還提到,儘管已有活躍通勤指導手冊,但制定條規是為了更清晰地規定安全標準。「這將讓行人,特別是年長者和孩童,在人行道上感到更安全。」
新加坡的願景是到2030年建設1300公里的腳踏車道,這意味著與腳踏車道並行的人行道將至少增加一倍。徐部長表示,雖然執法可能不針對每個違例者,但新規定將為大眾設定安全標準。

(圖:來源自網絡) 此外,國家公園局自2022年起已在樟宜海灘公園、東海岸公園、武吉班讓公園和樟宜灣的公園連道部分路段開闢了30公里的行人專用道,並計劃在另外14公里的公園連道開通行人專用道。
陸交局將繼續通過各種媒介進行宣導,提高公眾對活躍通勤條例的意識,並清楚傳達即將實行的新條規。這些措施旨在創建一個更安全、更有序的交通環境,讓所有道路使用者都能享受到安全和便利。
隨著新加坡不斷推進城市交通的現代化和人性化,行人專用道的實施標誌著向更加安全和包容的城市環境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期待這些新規定能夠為所有新加坡人帶來更加安心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