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大陸3月1日起禁止台灣菠蘿輸入後,台灣民進黨當局不斷宣傳菠蘿成功外銷。但在日本和新加坡都有台灣菠蘿產品質量不到位的事情發生。
「環球時報」援引台灣聯合新聞網24日報道稱,從事建築業的新加坡台商蔡先生投書媒體稱,2014年後每年買到的台灣農產品或多或少都有問題,2019年還買過壞掉的菠蘿。
蔡先生表示,今年大陸暫停台灣菠蘿輸入後,住在新加坡的一些台灣人便一起團購台灣菠蘿。17日晚,他第一時間去買了8顆金鑽菠蘿,發現大小不一,每顆6.8新元,隔天再去超市看,同一批菠蘿竟降到2.95新元。


圖片來源:台灣「上下游」
而他切開後明白了,「果肉顏色有點淡,糖度只有9度,唯一的優點只有不酸」,和馬來西亞菠蘿比,馬國菠蘿一顆不到2新元,台灣菠蘿難怪要降價。還有的台灣菠蘿切開後有發酵味,甚至內部有黑心。他質問道,為什麼這樣的質量還能出口?
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4日辯解稱可能是少數情形,因為2月底、3月初不是菠蘿盛產季節,3月下旬之後出口的菠蘿質量都很好。Facebook粉絲專頁「比特王」稱,為什麼出口到日本的農產品要有產銷履歷、嚴格控管,出口到新加坡的卻質量不一?
新聞來源:中國「環球時報」
圖片來源:台灣「上下游」
編輯:A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