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新加坡花了5萬新幣學琴,最後被勸退了......」

2022年07月09日   •   9405次閱讀

你猜,在新加坡有多少娃在學樂器?

我沒有查到確切數據,坊間傳聞,一半的娃都在學。那幾所知名學校的孩子,幾乎每個學生都能來一段樂器即興演奏。我家老大全班30個人,只有5-6個沒學過樂器。

我家老大學琴,是在正式進入小學之前。

藝術薰陶這種抽象高深的念頭,我從來沒動過。給孩子學習藝術、體育早就不能稱特長了,這就是基本必備技能,和語言、數學一樣。

學琴的理由也很簡單——高配不一定能上,標配還是要有的。

如今老大已經P5,已經做了5年琴童,疫情前考過了4級,本來打算今年繼續考級之路了,還沒等到考試,卻等到了和鋼琴說分手

明明是他先要學的, 怎麼就走到了要分手這一步?

美好的開始

學琴是娃自己要求的,老母親也做好了心理準備,明白在娃能真正欣賞和喜愛音樂之前,練琴就是折磨。

但是一想到至少是他自己想學,再加上老母親雖然說不上專業,但也有過彈琴的美好時光,怎麼著也把鋼琴十級考過了,虎媽還會有犬子嗎?

於是心裡草率地構築了一幅天才琴童的畫面。

學琴伊始,特意找了一位年輕風趣的老師給他做啟蒙。那時孩子、家長和老師都覺得小哥學得不錯。

每天只需要練琴半小時就能完成,進步神速,而且他超喜歡聽classical music,聽完還能和老母親聊聊他對曲子的感受,完全就是學琴的好苗子!就這樣老母親居然動了他能光耀門楣的念頭。

現在想想還好老母親不止一個娃,雞蛋放不同的籃子就算不能保收益,至少能保命。

一年後,小哥的任課老師因為簽證問題被迫回國,老母親只好著手給他找新老師。

這次秉著名師出高徒的信念,找到了本地小有名氣的鋼琴老師,正常情況下這位老師的waiting list都排到牛年馬月。

打聽到老師會對資質好有潛力的孩子網開一面,於是老母親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居然敢教一個琴齡一年的男孩「卡門」。沒想到小哥居然彈下來了,最後把視頻發給老師,老師也稱讚他樂感不錯。

於是老母親如孔雀般懷著驕傲的理想,把小哥塞到了頂級鋼琴老師手裡。

好老師果然名不虛傳,因材施教選擇了既能彌補他短板,又能突出他特點的曲目練習。

曾經也有過幸福的高光時刻

雖然要很努力,才能墊著腳尖夠到老師的要求,卻讓小哥的技藝突飛猛進,和老師學了一年後,就考過了四級

成績都是老母親逼出來的

看到這裡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什麼神仙男娃!早期琴童的進步速度,和老母親重視程度直接掛鉤。

小哥每天練琴,老母親必坐陪——和他一起數節拍,每一次敲鍵盤老母親都要瞪大老花眼,確保指法正確,按下去不折指。還要觀察手掌有沒有握住,手臂、肩膀,甚至坐姿是否正確。

每次陪練,都要把老師上課內容重新教一次,手指的技巧,音樂的處理,老母親一直儘量忍氣吞聲,堅持著沒有教不會的娃,只有不會教的媽的信念!

面對小哥這種患重度懶癌的娃,老母親一秒鐘都無法鬆懈,也就是說老母親倒杯水水一分鐘不到的功夫,小哥都能靈魂出竅,任憑手指和身體自己在鍵盤上行屍走肉般隨意亂動。

進入小三以後學業加重,又碰上疫情開始,所有課程都改為線上,包括鋼琴

一旦開了線上課,就相當於撕開了偷懶的遮羞布。一想到不用直接面對老師的批評,小哥自然而然也對自己放鬆得心安理得。

等重新開始實體課的時候,小哥已經是脫韁野馬,再也無法專注了。再加上隨著年齡增長,他開始了自我覺醒,甜言蜜語、小禮物和小獎勵都無法哄著他專心致志練琴了。

彈琴一會兒就手疼,擼貓半天也不煩

每天練琴老母親唯有吼兩嗓子把場面震住才能確保計劃有序進行。但凡老母親的高壓沒有實施到位,小哥就能別出心裁搞出練琴新花樣。

邊看漫畫邊練琴,就問你服不服!

被勸退了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懶得勸退。小三結束的時候,小哥被勸退了。

被興趣班勸退的,估計我家小哥是古今第一人。別人嘴裡常說的丟臉丟到國外去了,用來形容我家是如此的貼切。

如今想來,被勸退之時就應該及時止損。

但是小哥那時被突如其來的打擊傷得體無完膚,賭咒發誓他要好好練琴,為母爭光!親情面前,老母親僅有的一絲理智也蕩然無存,心一軟,秉承著堅持就是勝利的原則又開始了新一輪訪高人拜名師的舉動。

終於再一次拜師成功,重新踏上學琴之路。

然而好景不長。有句老話是: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其中包括小男孩。

兩個月後,小哥懶癌再次發作。懶癌對於娃來說只有零次和無數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兇猛。

小哥已經把懶癌精髓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為了少練琴,他竟然篡改老師筆記,幾周都練同樣的曲目,竟然把老師矇混過去了。你永遠想不到熊娃為了偷懶可以多勤奮!

平時明明那麼可愛

認清現實

今年是小哥學琴的第五年,終於老母親在經歷一次失控後,完全認清小哥不是那塊料的事實!

那天小哥在練奏鳴曲,通常一首下來沒有個3-5分鐘是彈不完的。我要求曲子練5遍,十分鐘之後小哥準備開門下樓玩。

那幾首奏鳴曲老母親年輕時也是彈過千百遍的,沒想到小哥還是想來挑戰老母親的記憶——把前兩頁容易的部分彈完直接就跳去最後一部分。

本來打算給他台階下,問他,「你是不是翻錯書了,怎麼感覺像兩首曲子,銜接不起來?」

沒想到小哥接著忽悠:「奏鳴曲就是這樣的,不同的樂章節拍和主旋律都有變化。「

他要承認偷懶,老母親還能忍,這還來個狡辯,是來侮辱我的琴商的嗎?!

於是老母親擼起袖子就開掄。

小哥哇哇哭個不停,老母親打累了也在旁邊傷心,於是「停學」脫口而出

他不僅沒天賦,還不想有天賦,每次上課老師說的問題他頻頻點頭,堅決不改!再繼續學下去唯一的作用,可能是檢測我心腦血管的極限,和最大限度地增加我的臂力和搏擊靈活性。

不練琴的時候,也是「乖寶寶」

娃是人間清醒

娃一開始只是以為我氣得隨便一說,後來正式告訴他這個決定的時候,他竟然沒有因為不用再受練琴折磨歡呼雀躍,反而有點沮喪。

小哥說練琴確實很無聊,但是遇到好聽的曲子也很享受,他很喜歡音樂。

停了學琴要說不惋惜是不可能的,估計小哥自己也有同感。雖然之前很排斥練琴,但是卻在前不久妹妹生日的時候給妹妹彈了生日歌。

老母親問他,不是很討厭練琴嗎?

小哥說練琴確實不好玩,但不耽誤他喜歡音樂。

這才突然覺得,真正的人間清醒可能是娃自己,他一直把學琴當欣賞音樂的手段和興趣,似乎這五年本末倒置把興趣當任務去完成的是老母親本人!為了完成任務已經忘了怎麼去欣賞音樂了......

欣媽說

我家也有個琴童,也跟好多琴童的媽媽聊過天。學了好幾年放棄的,其實不少,但很神奇的是,放棄了之後,孩子過一兩年又自己要求撿起來的,也不少。

所以,我們可以靜待花開?

哈哈,其實做父母也不易,管太嚴怕孩子生怨懟,不管又怕孩子會垮掉。張弛有度也不是說說就能行的,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這些小樹的成長,都有自己的季節。

孩子要做功課,我們也要時時學習如何做好父母。咱們在辣媽的大家庭里,互相鼓勵,分享經驗和教訓,一起成長吧。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