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新加坡經商指南 人才政策

2022年10月07日   •   1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開展業務時,您可能計劃從中國帶一些值得您信賴的員工來開展業務或培訓您在本地招聘的新員工。因此,您可能想了解所有打算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在開始工作之前,必須申請的有效准證(通常稱為工作準證)的相關信息。

新加坡外來人員/海外雇員准證種類

1.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主要面對高級技術水準的、有固定僱主的全職雇員,包含專業崗位和管理崗位。自2022年9月1日起,對於非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申請EP需要月薪達到5000新幣;對於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申請EP需要月薪達到5500新幣。

2.創業准證(EntrePass):提供給擁有特殊技術,希望在新加坡創業的個人的准證。

3.高級就業准證(Personalised EP):面向高級人才,不局限於特定的僱主,企業聘請前不需要提前申請,靈活度較高。該簽證有效期只有三年,並且不能續簽。

4.科技准證(Tech. Pass):面向海外的頂尖科技人才,科技專才,科技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不局限於特定僱主。

5.中等技術准證(Skill Pass,簡稱SP):符合某些技術要求的准證。自2022年9月1日起,對於非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申請SP需要月薪達到3000新幣;對於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申請SP需要月薪達到3500新幣。企業在僱傭SP員工時,需要向政府提交人口稅。

6.勞工准證(Work Permit,簡稱WP):面向在建築、製造、航運和服務類領域工作的人員發放的准證。企業在僱傭WP的員工時,需要向政府提交人口稅。

五部組建海外團隊

1.建立僱主品牌

1.1打造品牌海外形象:企業不僅要打造在中國國內的品牌形象,也要注重海外品牌形象的打造,才會吸引當地的優秀候選人。

1.2提供英文版官方網站:持續更新最新商業信息,構建簡歷投遞通道。

1.3在海外職業平台上建立帳號:如在領英、Glassdoor等平台發布和更新僱主和崗位信息。

1.4制定公司業務、企業文化宣傳方案:確保有製作精良的公司宣傳手冊或宣傳片可以分享給候選人。

1.5候選人面試體驗:對在職員工豐富的「故事」進行整理和宣傳,對候選人產生直觀印象,人力資源和業務部門需要對企業有詳細的統一介紹。

2.選擇供應商

2.1理清公司的招聘需求:了解公司的招聘量、緊急程度、需要的職能和職位,了解供應商的專長和交付情況,參考其成功案例。

2.2公告公司信譽度:規模較小的公司可以通過第三方進行品牌強化,在市場中進行品牌形象打造。

2.3供應商的選擇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據一定時間的合作和摸索,不斷優化。

3.把控招聘流程

3.1招聘流程要滿足「4E」要求:

高效(Efficient):流程效率高

有效(Effective):流程效果好

體驗感(Experience):候選人在整個流程中有良好的應聘體驗

公正(Equitable):流程要做到公平公正、無偏見

3.2確保候選人面試體驗:包括但不限於面試流程的長短、候選人是否知道公司的期望和願景是什麼、未來的發展如何、為候選人提供發問機會等等。

4.Offer管理

4.1了解當地薪酬水平:出海前要對新加坡市場的薪酬水平有相關的了解。即使做不到有競爭力,也儘量不要落後於平均水平。

4.2確保員工福利:年假、病假、醫療保險、醫療補貼、免費午餐、健身等。

4.3最優秀的人不一定合適:確認候選人的求職動機,要找到合適的人而不是最優秀的人。

4.4平台和項目也很重要:技術候選人的手中通常都會拿到不同的Offer,除薪資外,他們也很看重平台和項目本身,是否會為自己的綜合實力增值。

5.文化與溝通

5.1調整期望:出海公司要適當調整期望,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能夠接受的996制度,並不是在所有國家都可以推行。

5.2語言和融合:在有海外同事在場的會議中,儘量使用雙方都掌握的語言溝通。

5.3雙向溝通:給予面試候選人或商業合作夥伴發問的機會,並且注重傾聽。

5.4適時適當的放權可提升效率:與「總部」溝通有時可以很「傷神」。管理層在合適的時機,適當放權可以提升效率。

5.5人才本地化:本地化有助於深刻理解本地市場和團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