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食品局)
新加坡食品局公布的首份新加坡食品數據顯示,去年的本地農場數量比2019年多出近18%,本地食品產值也提高12%至4730萬元。
食品局在文告中指出,本地農場數量從2019年的221家增加至去年的260家,主要是生產雞蛋、蔬菜和海鮮。
本地農場生產的雞蛋占本地總食用量的30%,蔬菜和海鮮則占4%和8%。本地生產的雞蛋數量就從2019年第一季的1億2690萬粒增加至去年第四季的1億6410萬粒。
本地生產的這些食品的產值也從2019年的4210萬元提高至去年的4730萬元。
食品局表示,將會繼續支持本地農場提高生產力,確保本地產量能夠抵禦氣候變化且擁有資源效率。

不僅如此,我國也擴大了食品進口來源。以雞蛋為例,我國在2019年從馬來西亞進口的雞蛋占了總食用量的72%,其他國家和地區僅占2%;而在去年,馬國進口的雞蛋只占52%,波蘭占9%,其他國家和地區則占10%。獲准將雞蛋出口到本地的國家也從12個增加到16個。
值得關注的是,雞蛋進口價格自2020年底持續攀升。每十粒雞蛋的價格原本從2019年第一季的1.32元降低至第二季的1.02元,之後起起伏伏,但自2020年第四季的1.02元就持續上漲,去年第四季達到1.39元。
雞豬牛羊各種肉類以及海鮮和蔬果的每公斤價格在2019年至2021年之間也有上漲。
另一方面,食品局也採取以科學為基礎的風險管理方式,確保食品安全。過去三年,本地暴發的食源性疾病維持在每10萬人口中不到2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