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新加坡今年上半年的通貨膨脹現象將很難好轉,得等到下半年才能驅緩。
隨著新加坡單位勞工成本將繼續上揚,在需求堅韌的環境中,商家將繼續把各種累計成本轉嫁給消費物價,讓整體物價有可能依舊保持在高位。

圖源:海峽時報
當然,新加坡政府也沒有對這個問題無動於衷。在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上,政府宣布了一系列補助措施,其中包括:
1.提高消費稅補助券現金補助額
為了抵消提高的消費稅對家庭和個人的影響,政府決定將2023年最高補貼從500新幣增至700新幣,明年進一步調高至850新幣。
不過,這項計劃將根據新加坡人所居住的房子價值而定。
此外,政府也將繼續加強永久性消費稅補助券(permanent GST Voucher)計劃,協助新加坡人應對稅務負擔。

2.提高鄰里消費券獲取金額
現在,新加坡每戶家庭明年可多獲得100新幣的CDC Voucher,每戶家庭,明年能得到的鄰里購物券總額將為300新幣。
另外,那些符合條件的新加坡公民,2022年底至2026年底可獲得的補助也增加300新幣至650新幣不等。

圖源:Todayonline
3.發放400新幣生活費補助
在這個一次性計劃下,今年約有250萬新加坡公民,將獲得數目不等的生活費補助:
收入不超過2萬2000新者,可獲400新補助
可估收入超過2萬2000新但不超過3萬4000新者,可獲300新補助
可估收入超過3萬4000新但不超過10萬新者,可獲200新補助

圖源:Todayonline
再加上水電費回扣、服務費和雜費回扣、保健儲蓄戶頭填補等等,新加坡人今年幾乎每個月都能獲得不等的補助,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了。
但是,上述補助措施基本上都是只針對公民發放的。在新加坡生活的很多外國人拿不到政府補助,又經歷著高物價,對此只能叫苦不迭......

不少在新加坡生活的網友,都表示賺的錢有些入不敷出,讓很多本地人都有些難以忍受了。

在新加坡,有沒有永居身份甚至是公民身份,生活質量或許是真的天差地別。
雖然,新加坡並沒有真的讓人「活不下去」,但網上是不是出現的論調,如「新加坡不再適合中產」的聲音,或許已經說明一些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