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夏季的新加坡是越來越熱
酷熱的天氣 喝一杯水最是舒爽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
我們在新加坡喝的水都是從哪裡來的?
新加坡高用水需求

據計算,新加坡的平均用水量為每天4.3億加侖
其中家庭用水量高達45%!
為了滿足如此之高的水需求
新加坡政府主要用到這4種方法來解決:
1. 蓄水池集水
別看新加坡小小的,但是竟然有17個蓄水池覆蓋全島,自從2011年以來,新加坡蓄水池集水面積從土地面積的一半增加到了三分之二。
2. 海水淡化
作為一個島國,新加坡長期致力於利用海水淡化技術來供給國家所需的淡水資源,目前兩個海水淡化廠可以滿足20%的需求。
3. NewWater
NewWater是新加坡的發明,利用先進的技術過濾和消毒凈化使用過的水,是再生水可以安全引用——是新加坡淡水資源持續發展的支柱。
4. 進口水
新加坡政府還利用雙邊協議從馬來西亞柔佛進口水。
看來 新加坡政府為了「水」
可是操碎了心
新加坡已經從一個水資源匱乏的發展中國家
轉變成水資源管理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新加坡的蓄水池

而在整個水資源管理中
蓄水池成為不容忽視的一環
新加坡面積約710平方公里
通過河流、運河和排水溝的網絡
新加坡三分之二的土地上的雨水
被輸送到分布全島的17座蓄水池中

而在新加坡政府推出的
「活化、美麗、潔凈水域」的計劃下
優化了水渠、池塘和蓄水池
使得這些地方除了保持重要集水功能外
還能為新加坡的居民提供一個美麗舒適的環境
五大蓄水池
今天小紅挑選出新加坡五大蓄水池
給大家介紹介紹
1
Marina Reservoir

你知道嗎?Marina Reservoir是新加坡最大的水庫:集水面積達到1萬公頃,相當於新加坡面積的六分之一呢!
並且這個水庫是李光耀總理曾在1987年提出的建議:在Marina入海口建一座大壩形成一個水庫。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一暢想在2008年的時候變成了現實。

Marina Reservoir在指定區域還可以舉辦划龍舟或者釣魚等趣味活動呢。
2
Upper Seletar Reservoir

Upper Seletar Reservoir是新加坡的第四個蓄水池,早在1969年8月的時候就開放給公眾了。
這個蓄水池周圍,其實是觀察野生動物的好去處,比如長尾獼猴。不過,千萬不要在它們面前暴露你的食物和飲料,霸道的猴子們會衝過來「打劫」。

風景也算優美,很多新加坡人也會選擇這裡拍攝婚紗照呢。
3
Bedok Reservoir

Bedok蓄水池位於新加坡東部,於1986年竣工。起初這邊是一個採砂場,後為了滿足新加坡的淡水需求,改造成了Bedok Reservoir。
來這裡可以「叢林探險」——這裡有新加坡第一個樹頂障礙課程:爬梯子、吊架、吊網和爬梯,還有鞦韆,非常適合周末家庭日哦!

不過由於一些傳說(現在還在7月,小編就不多說了),建議大家還是白天去這邊比較好。
4
Lower Peirce Reservoir

Lower Peirce Reservoir是新加坡第二古老的蓄水池,於1912年正式開放。
河岸周圍是一片原始森林,有橡膠樹和油棕。這些作物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時候非常多,因為那個年代的新加坡種植園農業很普遍。

這個網紅亭子也是很多拍照達人的必拍點哦,日出日落都各有各的美。
5
MacRitchie Reservoir

最後要介紹的這個MacRitchie蓄水池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不過,你知道這是新加坡最最古老的蓄水池嗎?工程師James MacRitchie設計並建造了這座蓄水池,所以它是以工程師的名字命名的!

這裡也是自然愛好者、徒步或慢跑黨的必來地——畢竟這裡組合豐富:有湖泊、池塘、林蔭小道,還有吊橋。

這個周末,來這個蓄水池感受一下自然的氣息,也是不錯!
一直以來
新加坡都是出了名的有遠見
從新加坡大大小小17個蓄水池中不難窺見
並且他們一直推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讓蓄水池除了有功用外
還儘量保持著自然的環境
配上休閒的設施又能給居民一個放鬆的空間
各位小夥伴們有時間也可以去慢慢探索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