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說點題外話!「圖書」路在何方...
自從電子書籍、網際網路逆襲大地,「書」的生意的越來越差,在坊間很少能看到書店...
小圈兒兒時,當時還在國內,那時候經常是買書或者是租書看,當時感覺書真的好貴...
後來,書都是論斤買!

還有打折賣書,新書五折也是比比皆是...

而這種賣書的方式被稱為自殺式賣書!
甚至有人評論,如此賣書,是對知識的踐踏...
目前,還很多國家,一本普通學術書通常定價三四十元,兒童繪本多是二三十元。
對比物價水平下,一個麥當勞套餐二三十元,一張電影票(通常是爛片)三四十元。誰會覺著麥當勞太貴,要打才行?可是在消費者心裡,不管一本書品相如何好,是不是新書,都無非是打折品。
這些年,書店的日子似乎比前幾年好過了點,主要和現在圖書館的內涵轉變有關,誕生了一個新詞彙——文創業
就是醉翁之意不在賣書的書店,而是包裝成咖啡館、奶茶吧...給人一種文藝范的感覺...
不過,有人評價這種方式難免有類似「忒修斯之舟」的疑惑:當書漸漸被替換成筆記本,環保袋,咖啡,奶茶,一個賣文具的咖啡館還應該叫書店嗎?

不過,很多國家已經在逐步通過各自的方式,再轉變人們的觀念,來提高對書的認識,對閱讀的認識。
在法國、德國和很多國家,社區兒童圖書館就是早教中心+遊樂場的角色,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進圖書館的習慣,學會如何用圖書館的資源,可以說絕對是寓教於樂。

新加坡應該說是一個非常注重閱讀的國家!
在新加坡,人們把逛書店與逛超市、逛服裝店一樣當成必須的事情。
新加坡的閱讀推廣活動主要由3個機構開展,他們分別是國家圖書館管理局(The National Library Board,簡稱NLB)、新加坡國家書籍發展理事會(National Book Development Council of Singapore,簡稱NBDCS)、「新加坡圖書傳播機構(BookCross @ SG)」,這些機構通過各種各樣的閱讀推廣活動,推動了新加坡的全民閱讀素養的提升。
現在,新加坡市民除去公共圖書館閱讀,還常在書店買書。新加坡所有大型的商廈里都有書店,人們把逛書店與逛超市、逛服裝店一樣當成必需的事情。
與其他商品店一樣,新加坡書店也講究明牌,書店葉壹堂書店在新加坡都是家喻戶曉的著名書店。
在書店的競爭中,讀者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閱讀已經成為了新加坡的主要休閒選擇之一。

最近,新加坡的管理機構又出新點子了,給自己的藏書加持了新技能!
新加坡國會今年7月三讀通過國家圖書館管理局(修正)法案,允許圖館局採集以.sg結尾的網站資料存檔。修訂後的法令尚未生效,但圖管局計劃每年為本地的公開網站至少存檔一次。這些網站目前多達18萬個。
圖管局多年來已在進行這方面的存檔工作,截至今年10月共收錄了2000多份網站資料檔案,多屬政府官方網站。例如,國慶慶典網站自2006年以來,每年都進行存檔。
也就是說,今後你再.sg結尾的網站發表文章很肯能就被新加坡作為文寶給收藏了...

根據新加坡現有法令,發行的所有書籍、雜誌期刊、報章等印刷品及視聽材料等,圖管局都得收集兩份,稱為法定繳交本。法令修訂後,電子出版物也被列為法定繳交本,但出版者只須提呈一份電子檔案。
如果有關資料是刊載在非本地網站上,而圖管局又非常感興趣要存檔,他們會聯繫網站持有者,徵求對方的首肯。儘管修正規定有待生效,有出版社已自行提交電子檔案給圖管局,至今收到的有超過1000份。
過去10年已有27種實體載體被淘汰,電子刊物和資料往後只會有增無減。
為電子出版物和新加坡公開網站存檔,將確保它們從網絡消失後,人們仍舊能獲取這些資料,了解新加坡的歷史與發展全貌。
目前,新加坡正在為系統做準備,以確保有足夠能力容納我們將要收集的所有數據。
另外,新加坡還從超過130萬件收藏資料與藏書中選出一部分,舉辦大型的出版物遺產展。
這個出版物遺產展覽分五個區域:
網站資料存檔與電子法定繳交本、美食、時尚、娛樂,以及童年遊戲與書籍。從本月到明年1月,展覽會將到兀蘭區域圖書館、淡濱尼區域圖書館和裕廊區域圖書館巡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