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通過教育提高意識 可延長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壽命

實馬高垃圾埋置場所剩的垃圾埋置面積已不到一半。專家認為延長埋置場壽命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教育提高意識,讓人們醒覺自身所製造的垃圾量。
這片綠意盎然的紅樹林區域就是實馬高垃圾埋置場,我國產生的垃圾經焚化後會傾倒在這座小島上。目前第一期垃圾埋置場區已經接近飽和,通過填海造地形成的第二期埋置區,也已堆填了10%的面積。預計到了2035年就會完全飽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可持續和綠色金融研究所主任蘇萊曼副教授說:「以新加坡目前的回收和再利用速度,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很難避免被填滿。」
除了鼓勵家庭養成回收和再循環垃圾的習慣,專家認為企業也必須盡其責。
零廢新加坡執行總監陳慧玲表示:「對於製造商和生產商來說,關鍵是研究如何更好地進行循環設計。例如產品可不可以維修,它們能否以模塊化形式製造,這樣當一個模塊壞了,你可以更換那個模塊,而不是扔掉整個產品。」
為了延長埋置場的使用壽命,政府、企業和學術機構展開合作,研究將廢棄物轉為新生沙或新型建築材料,以減少垃圾埋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