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冠病疫情延後一年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將在9月23日在中國杭州正式開幕。
新加坡派出了431名運動員角逐32個項目,是史上最龐大的陣容。
這些健兒當中,有些是沙場老將,有些在亞運舞台初試啼聲,但都懷抱著奪牌或交出個人最佳成績的希望。
紅螞蟻為大家點出新加坡團隊在本屆亞運會的四個看點,其中有些名字現在大家雖然可能還覺得陌生,但都有可能在亞運會中大放異彩。
沖向短跑金牌的女飛人

珊蒂在8月的亞洲田徑錦標賽中,包攬了女子100米和200米金牌。(亞洲田徑錦標賽提供)
「我什麼都不想。我只等著起步槍響。」
我國26歲短跑女將珊蒂(Shanti Pereira)日前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這樣形容她在起跑前的專注。
這股專注力,加上不斷的努力,讓珊蒂的表現停滯了好幾年後,漸漸進步,在2023年達到最佳狀態。
她除了屢破全國100米和200米紀錄,還先後在柬埔寨東南亞運動會和亞洲田徑錦標賽獲得這兩個項目的冠軍,更在8月的田徑世錦賽跑進200米半決賽。
珊蒂今年的成績,更令人期待:她的個人最佳100米成績是11秒20,只比亞運會紀錄慢0.05秒;200米則跑出22秒57,只比亞運紀錄慢0.09秒。
自從徐瑞莉在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為新加坡摘下女子400米金牌後,新加坡健兒就未曾在亞運田徑場上奪冠。
要看珊蒂是否能再跑出一個雙冠王,就要留意以下兩個日期了:
女子100米:9月30日(星期六)
女子200米:10月2日(星期一)
在新興項目大放異彩的天才少年

墨士廉今年8月在帆船世錦賽獲得水翼風箏板冠軍,也因此獲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出賽權。(海峽時報)
「世界冠軍。」
墨士廉(Maximilian Maeder)11歲時,被問及自己在水翼風箏板(Kitefoiling)這項運動的志向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這可不是什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因為他在短短五年多後就達成了這個目標。
年僅17歲墨士廉今年8月在成人帆船世錦賽中力壓群雄,於最後一刻擊敗上屆冠軍——斯洛維尼亞好手沃迪塞克(Vodisek),奪得水翼風箏板冠軍,成為我國帆船史上首名在世錦賽上揚威的選手,同時也創造了奧林匹克級別帆船史上最年輕冠軍的紀錄。
這場勝利,更讓他直接獲得巴黎奧運會的出賽權。
水翼風箏板今年第一次進入亞運會,也尚未列入東南亞運動會競賽項目,因此墨士廉雖然已參與過許多世界級大賽,卻還是第一次代表新加坡參加運動會。
墨士廉在本屆亞運會的征途已隨著男子風箏板預賽在9月21日開始,金牌賽定在9月27日舉行。
為新加坡擊劍運動屢開先河的女豪傑

擊劍女將阿米塔(右)在本屆亞運會中,與武術選手林思韋擔任擎旗手。(聯合早報)
「我不能一直把目標只鎖定在16強或8強。我必須相信自己在每場比賽,都有能力踏上領獎台,因為我曾擊敗好些實力不俗的劍手。我知道我能成功。」
22歲的阿米塔(Amita Berthier)是新加坡女子花劍隊的主力,她的自信來自於團隊今年在中國無錫舉辦的亞洲擊劍錦標賽的團體賽銅牌,以及她自己在個人賽中摘下的銅牌。
這面銅牌,也讓她成為第一位獲得亞洲錦標賽個人賽獎牌的新加坡劍手。
左手使劍的阿米塔在上屆亞運會的女子花劍團體賽中,率領新加坡團隊拿下銅牌,也曾出征2020年東京奧運會。
新加坡女子花劍隊本屆亞運會的目標是兩枚獎牌,這次面對東道主中國、日本、韓國等擊劍強國的挑戰,能不能更上一層樓,9月25日的個人賽和9月28日的團體賽自有分曉。
上屆一鳴驚人 契約橋牌男隊以衛冕冠軍姿態出征

新加坡橋牌選手王乙勝(前排左起)、盧晉洲、潘華、胡豐桂(後排左起)、張渝坤和馮建雄,在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會為我國奪得歷來第一枚亞運橋牌金牌。(聯合早報)
「我們在連續七天的比賽中,不停地估算所有的機率,試圖揣測對手的策略,與他們鬥智斗計。」
新加坡契約橋牌男隊成員潘華(42歲)在上屆雅加達巨港亞運會摘金後,接受媒體訪問時,這樣形容契約橋牌(Contract Bridge)比賽,並將之形容為一場馬拉松。
契約橋牌在上屆亞運會首次納入賽項,潘華和盧晉洲、張渝坤、馮建雄、胡豐桂和王乙勝等人組成的六人團隊在決賽中以107比52擊敗香港,奪下一面歷史性的金牌。
本屆亞運會,新加坡將派出同樣六名選手,他們的衛冕之路將從9月27日的預賽開始,金牌賽則定在10月6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