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西:邊城海角的變幻時光

2024年11月29日   •   6840次閱讀

▲裕廊西與大士地形圖

裕廊西(Jurong West)是新加坡西部最遙遠,腹地最廣,人口最多的市鎮,近26萬居民在7萬多間組屋安頓家園。

裕廊西曾經遍布山丘、沼澤和密林,得天獨厚的紅土地成為燒磚瓦、制陶皿的工業溫床。半個世紀前,山泥填平沼澤地開發工業區,文禮、達曼裕廊和豐加等組成裕廊西新鎮。80年代裕廊西進一步往西端延伸,先驅(Pioneer)一帶的裕廊西91至93街和周邊小區興建了民宅。

如今西部仍然繼續填海,大士的新工業、綜合性船廠和貨櫃碼頭異軍突起。就讓時空為我們展現邊城記憶和未來的迷人風貌吧。

新加坡武裝部隊軍訓學院

巴西拉峇軍營(Pasir Laba Camp)占地最廣,集水區、實彈射擊區和山林都被國防部徵用。軍區內有座比較特別,海拔64米的巴紐山(Bajau Hill),山下的巴紐島(Pulau Bajau)曾經居住著巴紐人這支海上游牧民族。巴紐人源自蘇祿群島,水下狩獵是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隨著時間推移,已經被馬來人同化。如今我們可以在沙巴的仙本那潛水勝地找到地道的巴紐人。

設在巴西拉峇軍營內的新加坡武裝部隊軍訓學院(SAFTI),建國以來已培養幾萬名軍事專才,年輕人跨入軍訓學院大門,追求「領導、卓越、超越」(To Lead,To Excel,To Overcome)的夢想。對於SAFTI艱苦的訓練歲月,筆者偶爾還會跟朋友「吹水」,組構共同的國民記憶。

90年代SAFTI從巴西拉峇軍營遷至現址,重新命名為SAFTIMI。60米高塔是新校區的地標,三軍學員結業前必須爬上265級樓梯,代表接受軍官訓練的天數。安置在高塔兩旁的前獨立橋雄獅,象徵軍人捍衛獅子城主權的決心。公眾人士可先到新加坡知新館(Singapore Discovery Centre)了解武裝部隊的成立經過,應用指揮控制模擬器參與反恐策劃,再乘坐參觀巴士進入SAFTIMI親睹雄獅風采。

▲新加坡知新館讓公眾人士應用指揮控制模擬器參與反恐策劃

南洋理工大學

▲裕廊西的先驅組屋:左前方的醒南學校從豐加搬遷到裕廊西91街,左後方的叢林後面是NTU宿舍

與先驅組屋為鄰的,就是在前南洋大學校園成立的南洋理工大學(NTU)了。南大於1955年創校,25年後與新加坡大學合併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大)。翌年詹道存博士出任南洋理工學院(NTI)創建校長,率領NTI發展成為正規大學。

回顧NTI成立時期,工業化計劃正在急速轉型,跟詹道存對話的前南大代表也理性地面對時代的進程,希望NTI保留南大某些運作風格,例如招收外國學生時,讓馬來西亞人優先。南大理事會主席黃祖耀致函時任總理李光耀,自稱乃務實商人,南大必須以國家利益至上。考慮到許多老一輩人心中,特殊環境下誕生的南大占有特別的地位,因此請求政府衡量將南大改制,或者把各學系分配給兩所大學。

李光耀復函表示大學工程系的入學人數必須翻倍至上千名,才足以應付資本密集工業需求。李光耀向南大理事會承諾:政府將發展更優越的新大學;新大學將繼續使用原來的南大校園;十年內原南大校園將出現一所正規大學。這段過渡時期,必須讓學生、家長和僱主切身體會到NTI實踐型大學(practice oriented university)與國大地位相等,學生將獲得國大所頒發的學位。

另一新氣象是NTI保留約10%的學額給新加坡理工學院和義安理工學院的畢業生。NTI創校前,工院生若想升學,一般到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洲深造,有些畢業後留在外國成家立業。NTI改變現狀,吸引許多「老」工院生報讀,成績達標但畢業超過五年的必須參加鑑定考試。筆者身為超齡生,就是通過重重篩選入學的。NTI舉行開幕禮,黃祖耀乃座上嘉賓;筆者亦從黃祖耀手中領取獎學金,印證黃祖耀對理工大學的務實態度。

隨著學生人數激增,校內的宿舍供不應求,校園外滯銷的先驅組屋,一度用作學生宿舍。從組屋穿過尚未興建的PIE泥濘路進入雲南園,沿著華裔館旁的百級樓梯拾級而上,便可抵達嶄新的飛機形校舍。

▲雲南園保存著前南大校訓「自強不息 力求上進」,華裔館列為國家古蹟

裕廊西93街的南洋大學牌坊(從前南大的入口)、校園內的華裔館(南大成立時的圖書館)和南洋大學建校紀念碑,都列為國家古蹟。雲南園的舊貌新顏,可說是自強不息,浴火重生的實例。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開放給民眾參觀,可先上網預約

距離NTU約5公里外的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於2023年底開幕,公眾人士可上網報名參觀。回顧NTI起步時,人工智慧編程、智能機器人和製造業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等正處於實驗階段,如今這些科技結合21世紀的虛擬實境(VR)和無人操縱技術,以成熟的姿態出現在創新中心。

創新中心讓訪客體驗智能電動汽車的生產過程,同時將生產線的高端科技,衍生到打造未來城市農場。訪客「親自」在室內水耕農場種菜,點擊視頻後由機器人代勞,從播種、培育、移植到收成全程自動化,六個星期後前來參觀的訪客,便可把今天種的菜帶回家。一般印象中,水耕作物少了陽光與土壤的滋潤,顏色與味道偏淡;創新中心對種植所需的光線、水分和溫度都做過研究,現場供品嘗的新鮮蔬菜美味可口,讓人思考科技農場普及化的可行性。

碩果僅存的龍窯

▲陶光龍窯使用木柴窯火來熏制出電爐無法產生的「落灰」效果,讓陶藝家充滿期待

南大校園外有座依山勢而建的陶光龍窯。以前這一帶的鄉村人家不是務農就是到龍窯工作,60年代橡膠業發達,陶光以生產膠杯為主;70年代國人開始種植胡姬花,陶光轉制花盆,以一條龍窯養活一村人。

如今碩果僅存的活龍窯已不再是經濟生產線,而是輔助陶瓷藝術家完成創作的最後一環。龍窯使用木柴窯火來熏制出電爐無法產生的「落灰」效果,也就是高溫下木柴釋放的樹脂和胎土起化學反應,成品表面所出現的獨特紋路令人期待。

一些陶藝家把工作室搬到龍窯,希望引起公眾的注意,讓先民文化傳承下去。龍窯的維持費高昂,需要金主伸出援手,因此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思考角度,古老的龍窯到底有沒有保留的價值?如何支持它的運作?

大士原名都亞士

大士(Tuas)原名「都亞士」,俗稱裕廊十八英里,村民主要是潮州人和馬來人。這個位於西部盡頭的「港腳」是本地漁民的主要港口之一,如今盡頭漸行漸遠,填海的大士南林蔭道(Tuas South Boulevard)才是本島最西端。

60年代的都亞士村人丁旺盛,堂勇著作的《都亞士漁村之歌》為上萬人的故鄉留下印跡。70年代初,漁村蛻變成海鮮天堂,南大生下課後結伴來到漁村,略帶鹹味的晚風吹拂下,讓友情為海鮮宴加分。漁村也是在SAFTI服兵役的阿兵哥愛光顧的場所,一伙人告別「文明世界」前相約到都亞士村,酒足飯飽後才回營報到。

70年代中葉,拖拉機開到都亞士村,居民減剩三成,一些餐館留守至80年代。陳進利海鮮樓可說是這裡的老行尊,據說從二戰後擺煮炒攤起家,60年代開設海鮮餐館。20世紀初,陳進利海鮮樓回到建在原地的大士便利設施中心(Tuas Amenity Centre),潮州式蒸魚、清蒸大蝦、潮州蝦棗等都深受老饕喜愛,近年因冠病疫情關閉。

▲大士便利設施中心(Tuas Amenity Centre)是消失的都亞士村盡頭

登格蓄水池

大士便利設施中心和船廠專用的大士盆地(Tuas Basin),就是昔日都亞士村的漁船停泊處了。至於流繞著村落的幾條小河,大士河(Sungei Tuas)早被填平,流入柔佛海峽的登格河(Sungei Tengeh)與支流開發成為登格(Tengeh)蓄水池。巴西拉峇軍營實彈射擊區內還有慕萊(Murai)、波揚(Poyan)、和莎琳汶(Sarimbun)蓄水池,跟登格形成西部集水區。

▲登格蓄水池的浮動太陽能發電場,電力可供1萬多個四房式組屋使用

登格蓄水池擁有本地首個大型浮動太陽能發電場,占地相當於45個足球場。太陽能板產生的電力,可供1萬多個四房式組屋使用。

太陽能可以轉化為電源,每天丟棄的垃圾同樣可以廢物利用。大士填海地帶的垃圾焚化廠,將含鐵廢金屬回收再循環;垃圾灰燼和不可焚化的廢料則運往實馬高垃圾埋置場,築成風光獨好的「垃圾島」。TuasOne廢料轉化能源廠應用焚化垃圾的熱能來發電,足以為24萬個四房式組屋供電。

新一代超級港口與船廠

大士南進行另一階段填海工程來建造未來港口及造船業綜合基地。勝科海事公司的綜合式船廠,首階段新船廠已於10年前落成,比旗下最大的裕廊造船廠龐大得多。一年前勝科和吉寶的海事業完成合併後改名為海庭(Seatrium),標誌著本地造船業進入轉折點,為新一代超大型船隻進行維修與提升服務,同時開發綠色能源,例如深海風電平台。

首階段的大士港已於2021年投入運作,自動化海港管理技術、無人駕駛運輸車、人工智慧等都用上了。超級海港估計20年後完工,幾乎等於現在的巴西班讓碼頭吞吐量的雙倍。

300年來,泰國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傳聞不斷,泰國政府近期把克拉地峽運河修改為陸橋並進行國際招標,相關計劃跟大士港一樣約2040年完工。新加坡填海建造大士港的大計,就是對藍海機遇與挑戰所做出的務實回應。

西部燈塔

燈塔是新加坡海事業歷史與發展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士填海後,蘇丹淺灘燈塔(Sultan Shoal Lighthouse)被裕廊島與大士港包圍起來,會不會從此消失?海事港務局保證大士港二期開始運營時,百多年的燈塔仍將保持運作。

▲萊佛士濱海燈塔的日落,讓人捕捉國家地理畫面的感覺

屹立在柔佛海峽旁的萊佛士濱海燈塔(Raffles Marina Lighthouse),是6座現存燈塔中,唯一由民間管理,開放給公眾參觀的資產。大家不妨於傍晚時分來到萊佛士濱海俱樂部,斜陽餘暉、遊艇桅杆與碼頭水波相輝映,捕捉國家地理般的畫面。

大士1號燈柱

▲大士1號燈柱是西端的道路盡頭,為騎行運動增添樂趣

1/2
下一頁

555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6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747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9576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814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472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4788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4617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