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疫情期間乘勢而起的雲端廚房,如今面臨需求下降的窘境。成本上漲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迫使不少餐飲業者放棄使用雲端廚房。本地目前只有11間雲端廚房,同疫情期間的18間相比少了近四成。
使用雲端廚房讓餐飲業者,在不需要太多創業資金的情況下,測試市場需求。不過有受訪業者發現雲端廚房的水電費用不透明,還碰過一些與競爭對手的不愉快經歷,最後決定不再使用雲端廚房。
餐飲業者何詩琳就說:「不幸的是,我有過一些經歷,就是發現競爭對手在查看我的儲物架,以及使用的所有東西。我意識到在餐飲領域隱私和安全是最重要的。」
一家擁有實體店面的業者,則一度為了滿足外賣需求,而使用雲端廚房。不過消費習慣在疫情後的轉變,讓業者改變了想法。
餐飲業者傑斐遜·坦達姆說:「以我們的觀察外送服務的業務減少了。我覺得是因為越來越多人已恢復到朋友聚會在外堂食的習慣。」
受訪分析師認為雲端廚房得找到自己的獨特賣點才能吸引顧客。
德勤東南亞消費行業領導合伙人潘偉銘說:「另一方法就是業者可以嘗試改變營運模式,發展多元化以及能輔助現有生意的新收入來源。」
隨著食品通脹達到約2.7%,也有部分消費者從叫外賣轉向自己在家烹飪,這也加劇了雲端廚房業者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