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心理學專家向《聯合早報》披露了自己如何陷入反詐電話騙局,並被騙走了多年積蓄的經歷。這起事件揭示了即便是專業人士,在面對騙子的精心操控時,也可能束手無策。
故事始於1月22日,當事人接到一通自稱是政府官員的電話,稱其有一筆「可疑消費」。隨後,對方聲稱她的個人資料已泄露,被不法分子用來開戶洗黑錢,要求她轉接反詐騙部門,並重新設置所有銀行密碼。完全信以為真的當事人毫不猶豫地在電話里提供了所有銀行帳戶名和密碼。

(圖:來源自網絡)
事後回想,當事人表示對方的話語極具說服力,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步入騙局,甚至在當晚還覺得很安心。然而,隔天,「官員」又打來電話稱「騙子」有新動作,建議將所有帳戶里的錢轉入一家銀行。當事人毫不猶豫地執行了對方的指示,將近8萬元轉入指定帳戶。
直至1月26日,當事人接到銀行核實電話時,才發現自己的存款幾乎全部被騙走。她立即報警,但已經為時已晚。
受訪時,當事人哽咽著表示,自己的多年積蓄一夜之間全數被騙,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
此案也引發了警方和銀行的關注。馬來亞銀行發言人表示,已在聯繫受害者,並協助解決問題。他還呼籲客戶保持警惕,不要向任何人透露個人的網絡銀行信息和一次性密碼。如果懷疑受騙,應立即報警並聯繫銀行。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人們,網絡詐騙危害巨大,而騙子往往利用人們的信任、好奇心和恐懼心理,操控受害者,令其心甘情願執行指令。對此,公眾需保持警惕,提高警惕意識,以保護個人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