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庚洧 報道
自5月起收緊的防疫措施打擊了很多人的生計,一項援助中低收入者的現金補貼計劃共吸引約2萬5000人申請,在90%已處理的申請中,截至上個月18日約四成成功。
為了幫助在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期間收入減少或被迫休無薪假的人,政府在今年5月底社區疫情反彈時,推出冠病疫情復甦臨時補貼計劃(Covid Recovery Grant - Temporary)。
員工若是5月16日起放無薪假至少一個月,可獲最多700元的一次性補貼;減薪至少50%者則可獲得最多500元。自僱人士這期間的收入若比去年和前年的每月平均收入減少一半長達至少一個月,也能獲得最多500元補貼。
我國在上個月22日重回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臨時補貼申請期限也延長至本月31日,已領取第一輪臨時補貼的人若還符合條件也可以申請第二輪。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至今有約2萬5000人申請,他們已處理九成申請,但截至上個月18日,只有約四成成功。
發言人說,大部分申請不成功的原因包括不符合收入減少條件、家庭或者人均收入超過了計劃所設定的條件,以及無法驗證僱傭情況。
「評估申請時,社會服務中心會考慮申請者提供的文件,包括與前僱主的通信往來或文件。某些情況下,必須拿無薪假的員工提供的僱主資料有錯誤,如公司名稱或聯繫電話等,導致我們無法聯繫僱主,核實申請者的就業情況。」
計劃要求申請者收入減少或拿無薪假之前,家庭總月入不超過7800元或家庭人均月入不超過2600元。他們也不能同時申請其他援助計劃如去年底推出的冠病疫情復甦補貼(COVID-19 Recovery Grant)、冠病疫情司機援助基金和「新心相連」技能提升計劃等。
這項補貼的作用是以現金迅速幫助符合條件的目標群體,截至6月27日,冠病疫情復甦臨時補貼以及冠病疫情復甦補貼已發放了3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