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計劃在2019冠狀病毒成為地方性流行病後,部署更多護士到社區護理設施。
新加坡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說,去年有大約1400名本地註冊護士,比前年的1200人多,這是因為本地高等學府不斷增加護理專業的學額。新加坡註冊護士人數目前共有4萬2000人。
根據2019年的統計,本地有18%的護士來自菲律賓。新加坡正密切留意菲律賓禁止護士到國外工作,對本地的影響。
加強社區護理設施
新加坡衛生部也同醫療領域的僱主合作,確保新加坡護士團隊的可持續性。同時繼續加強護士專業的吸引力,鼓勵更多新加坡人加入這個行業。
新加坡衛生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說:「首先確保環境更加適宜和靈活,同時提供不同的專業技能發展道路,以便逐步勝任不同及更精深的護理角色。這樣才能有更具吸引力的環境,讓具備不同技能的人加入醫療領域,尤其是中途轉業者。」
部長也透露新加坡計劃在疫情成為地方性流行病後,部署更多護士到社區護理設施。
此外,考慮到部分行業與居民會因此受損,生活受到影響,新加坡財政部近日會公布如何幫助受最新防疫措施影響的企業與員工,援助配套預計與上一次的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的配套相似。
經濟援助
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財政部長黃循財昨天在線上記者會說,與上一次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的情況相同,這一次的援助配套不會動用國家儲備金。
他說,上次的援助配套總值800萬元至900萬元,這次的配套會以此作為參考。此外,考慮到一些行業屢次受影響,援助範圍會相應調整。
根據今年的政府財政預算案,政府在2020與2021財年總共會動用537億元國家儲備金抗疫。
商會三大訴求
由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新加坡餐飲業協會、新加坡零售商協會和新加坡租戶公正聯盟組成的前線生意商會聯盟(Alliance of Frontline Business Trade Associations)昨天發聯合聲明說,抗疫至今,倖存的業者除了蒙受收入虧損,也面對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壓力。
新加坡再實施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措施,各領域的前線業者,包括餐飲、零售和服務業等都擔心能否繼續維持生意。
新加坡餐飲業協會會長關國忠說,過去16個月的抗疫經歷宛如坐過山車。
現階段,很多業者的儲備金已耗盡,要是沒有額外援助,很多業者料面對結束營業的抉擇。到時,員工也會因公司倒閉失業。
租金壓力
新加坡租戶公正聯盟主席邱永勝透露,疫情暴發以來,約一兩成前線生意已倒閉。
他說,上一次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時,來自業主的租金援助「零星且具選擇性」,大部分援助主要來自政府,而這筆援助金會在下個月發放。

「今年5月以來,我們社群中約八九成的租戶並沒有從業主那裡得到任何援助。業主上一次提供顯著幫助是去年病毒阻斷措施期間,那時是因為政府有所規定。」
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說,談到業主應該和租戶共同承擔負擔時,主要是指要有一個市場機制,在危機時,讓租金可根據租戶收入調整。
經濟復甦受挫
貿工部日前公布的預估數據,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比增長14.3%,創逾十年來最快增速,從去年實施抗疫封鎖措施時的驟降中大幅回升;但經季度調整後,今年第二季較前季萎縮2%,逆轉前一季環比擴張3.1%。
去年4月7日至6月1日正是新加坡實施病毒阻斷措施期間,當季GDP萎縮13.3%。政府當時禁止堂食及實施嚴格的管制措施,對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航空、旅遊、餐飲及服務業,至今業務仍無法改善,仍在全球範圍肆虐的冠病疫情,還將繼續困擾這些行業。

今年第二季經濟增長季比下滑也在預料之中,今年5月確診病例激增後,新加坡在5月16日至6月13日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實施更嚴格的社交聚會限制舉措,所有餐飲場所包括咖啡店和小販中心都不能堂食,只能提供外賣或送餐服務。
貿工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以絕對值來看,第二季經濟增長率仍比2019年同季冠病大流行之前水平低0.9%。儘管目前經濟復甦步伐看似持續,沒有躊躇不前,但主要推動力來自受到防疫措施干擾較小的製造業和出口的扶持,這種不平衡的增長態勢將左右全年經濟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