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東京奧運會拉開帷幕,各國的奧運健兒們都施展開渾身解數,為國爭光。
新加坡也許不是獎牌榜上最耀眼的那個,但是作為一個人口不到600萬的小國,也依舊多次讓世界看到了新加坡體育的風采。
那你知道,新加坡都曾在奧運會上有哪些沖獲獎牌的優異表現嘛?
01 首枚獎牌
新加坡在奧運會上的首枚獎牌要追溯到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由祖籍汕頭、時年27歲的舉重選手陳浩亮,擊敗一眾競爭者,摘獲一枚銀牌。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政府和私人機構不重視體育,陳浩亮的訓練幾乎都靠自費。

在獲得羅馬奧運會銀牌之後,陳浩亮減少比賽活動,開始忙於家庭生計。
1984年,他獲得國際舉重總會頒發金牌獎;1988年獲得國際奧委會頒發銀別針,1985年被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列入新加坡體育名人館,以表揚他對體育所作出的功勞。
02 桌球的突破
雖然早在1960年,新加坡就摘獲獎牌。但是誰曾想,在此後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新加坡竟無法再取得獎牌的突破。
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才終有突破。歸化運動員馮天薇、李佳薇、王越古,為新加坡在女乒團體賽上摘獲了一枚銀牌。

這得益於新加坡從2001年開展的「卓越體育計劃」,該計劃包括卓越體育、體育產業和全民體育三個方面,新政府希望在十年內讓新加坡成為一個體育強國。
為支持這一計劃,累計撥款超3億新元。
在12年的里約奧運會上,馮天薇再添一枚單打銅牌,三人組合也再拿一枚團體銅牌。

03 金牌的突破
雖然歸化運動員政策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成效,但對新加坡而言,可能更渴望的,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本土選手,能為國爭光。
而這一願望,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得償所願!
時年年僅21歲的新加坡小將約瑟夫斯庫林在男子100米蝶泳大戰中,憑藉打破奧運紀錄的50秒39,戰勝了美國傳奇名將、也是斯庫林本人的偶像菲爾普斯摘獲金牌。

他不僅創造了新加坡的歷史,也打破了亞洲人在這一項目上零金牌的歷史。
斯庫林奪冠的當年,新加坡可謂是舉國狂歡。總理李顯龍都在facebook上留言道賀。
這位游泳健將畢業自新加坡名校英華自主——沒錯,就是那個IB成績經常世界第一的學校。
今年的奧運會上,斯庫林將繼續代表新加坡出戰。
而且,今年新加坡成功在12個項目上獲得了參賽資格,參賽項目和人數都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
衷心希望新加坡也能再創佳績!續寫更多的高光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