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鄧小平又親自出訪當時已是「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而這之前我們常稱人家為「美帝國主義的走狗」。鄧小平深為對方的成就吃驚,尤其佩服其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的政策,便求教於李光耀總理。李光耀直率地說,你要交朋友,要引資,先停止對別國反政府武裝的支持,停止他們設在華南的廣播電台。鄧小平回國後斷然停止「文革」中奉行的「革命輸出」,轉而大膽引進外資,改革體制,直至提出「一國兩制」。鄧小平的虛心和堅決給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年後他回憶說:「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實面前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己之見。儘管鄧小平當時已74歲。」
訪問期間,鄧小平參觀了新加坡最大的工業區——新興工業中心。在新加坡接見中國駐新加坡機構主要負責人時,鄧小平指出,工廠辦得好不好,要看它管理得好不好,質量、技術好不好。大家要開動腦筋,有的人總認為自己好,要跟國際上先進的東西比,不要只是與國內的比。
這次對新加坡的訪問,對鄧小平的影響很大。後來,鄧小平在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時,多次說到要借鑑「新加坡的經驗」。在回國後的一次有關利用外資的講話中,鄧小平說:「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們利用外資的一些情況。外國人在新加坡設廠,新加坡得到幾個好處,一個是外資企業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來交稅,這一部分國家得了;一個是勞務收入,工人得了;還有一個是帶動了它的服務行業,這都是收入。」
圖為1978年11月,鄧小平應邀訪問新加坡,在機場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親切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