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演習 民防部隊最新一代油槽滅火系統將亮相

時隔五年,代號北極星演習將在本月舉行,模擬裕廊島發生炸彈爆炸恐怖襲擊事件,導致化學管道破裂和兩個大型油罐起火。新加坡民防部隊將參與演習,展現緊急應對能力。
民防部隊將在演習中,派出最新一代的組合式油槽滅火系統(Modular Oil Tank Fire-fighting System-MOTFS),並將派遣危險物質控制(HazMat)專員和部署相關設備。
兩大專用車輛 迅速探測危險物質
這次演習中,將模擬化學管道破裂和兩個大型油罐起火的情景。 民防部隊將派出專門用於應對危險物質泄漏事件的車輛,包括危險物質控制專員使用的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Hazmat Control Vehicle-HCV)、危險化學物質暖化車(Hazmat Mitigation Vehicle-HMV)及通風車。
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如同「行走的實驗室」,同時也肩負著行動指揮中心的角色。在車子內,危險物質控制專員將通過先進的檢測和分析設備,即時評估和識別危險物質。
通過車內的管理系統,專員能利用各機構的傳感器,以及融入風向信息的煙羽塑模系統所收集到的實時數據,準確地把握現場情況以進行部署。車內也裝有化學品檢測器,可讓專員探測及監督五公里範圍內的化學品,這設備在早期預防階段至關重要。

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Hazmat Control Vehicle-HCV)。(圖:陳良同)

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內的檢測和分析設備。(圖:陳良同)

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內的檢測和分析設備。(圖:陳良同)

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內的檢測和分析設備。(圖:陳良同)

危險化學物質控制車內管理系統。(圖:陳良同)

化學品檢測器。(圖:陳良同)
另一輛專用車輛是危險化學物質暖化車,主要用來運輸人員、專業設備和個人防護服(PPE)。它也載著另一輛小車,讓民防部隊能儘快部署人員及運輸傷者。
車內所配有的一系列用於探測和緩解化學、生物和輻射(CBR)威脅的設備,有了這些配備危險物質控制專員就可以進入受污染區域,收集污染樣本。
此外,在這次行動中,危險物質控制專員使用的其它設備還包括機器狗 Rover X 和通風車。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通風車可延申至7.45米高,約兩層樓高,其空氣流速高達每小時25萬5000立方米。這相等於能在37分鐘內,就把一個如新加坡博覽中心最大展廳一樣大小的封閉空間,充滿空氣。
危險物質控制專員也會在進入有毒化學品和危險物質的環境前,依據情況分別穿上三種不同類型的防護服:輕型消毒防護服(Light Decon Suit)、配有自給式呼吸器(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的高效危化防護服(High Performance Suit),以及危化防護衣(T-Suit)。

危險化學物質暖化車(Hazmat Mitigation Vehicle-HMV)。(圖:陳良同)

危險化學物質暖化車(Hazmat Mitigation Vehicle-HMV)。(圖:陳良同)

通風車。(圖:陳良同)

機器狗 Rover X。(圖:陳良同)

危險物質控制專員穿戴的三種不同類型防護服。(圖:林映慧)
新一代組合式油槽滅火系統 更快撲滅火災
在此次演習中,民防部隊也將使用最新一代的組合式油槽滅火系統,該系統於去年9月投入使用。
相較於2016年在裕廊島登布蘇路23號(23 Tembusu Road)及2018年在本島西南岸外的布星島(Pulau Busing)儲油庫起火事故所使用的滅火設備,新一代系統能釋放更多泡沫溶液,更快撲滅火勢。
新一代系統的消防炮結合使用後,能在每分鐘噴射10萬升的泡沫溶液,相等於在25分鐘內就能裝滿一個奧林匹克游泳池,是舊系統噴射量的約1.6倍。
通過潛水電泵,新一代系統還能直接從開放的水源,如從大海抽取海水來供應給60米以外的水泵,相較以往,系統多了一個水源供應。

該系統的模塊化及車載吊艙設計,也讓民防部隊能夠更加靈活地部署不同設備,並輕鬆運輸它們到不同地方,尤其是近海島嶼。
最後,系統內所包含的升壓泵(Booster Pump Unit)猶如整個系統的神經中樞,能夠讓民防部隊人員更加精準地控制水流量和壓力,以及泡沫比例等重要參數,進而有效地進行滅火行動。
北極星演習是一項結合多個機構與私營部門合作夥伴的聯合演習,以驗證並加強我國應變能力,來更有效應對廣泛威脅。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早前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表示,內政團隊希望我國永遠都不會面對恐怖襲擊,不過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其中一個方法是通過逼真的演習。
北極星11號演習將測試等多個機構對恐怖襲擊的反應。超過300名來自新加坡民防部隊、新加坡警察部隊、新加坡武裝部隊、裕廊集團等機構,以及其他私營部門合作夥伴的參與者,將參與本月22日在裕廊島舉行的北極星11號演習。